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举止各体现出什么样的性格和志趣?

孔子问志,子路就“率尔而对曰”,抢先发言,宣称自己有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显得很直率,也很自信好强.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说自己只有治理方圆几十里的小国的才能.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需要其他高明之士.可以看出他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为了避免以君子自居之嫌,他首先申明“非曰能之,愿学焉”,而且还特别强调“愿为小相”.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谦恭有礼,娴于辞令的特点.曾皙谈吐雅致,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和生命情趣.师生暮春郊游,流连山水,寄情自然,说明他的性格恬淡洒脱.

孔子的学生性格分别有哪些特征?

子路,性格鲁莽,刚直,冲动.是孔子学生中最的天生武将,对于孔子极为忠心,不过也因为其性格和言语最常被孔子骂,不过还是很忠心.

颜回,也就是颜渊,大家都知道,“好学”.这一点深得孔子喜欢,甚至可以说是最喜欢的学生,经常夸颜回.虽然很穷,但德行被大家称颂,其做学问往往可以举一反三,在师兄弟中间也是风云人物.

冉有,孔子说“可使为宰”可见他的内政调节能力是很强的,据说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就是他打点上下的,是个很好的内政官.

子贡,必须要说一下他,很多才,白手起家,头脑精明,而且能说会道,是个非常成功的商人.传说孔子周游的赞助人就是他.对孔子也是非常忠心,经常对外大谈孔子是圣人.

公西华,孔子说“可使与宾客言”,可知其口才了得,是个外交官的料.

四子侍坐人物形象分析?

子路: 直爽、豪放、自负。(夸耀、善于渲染气氛、语气果断) 通过副词“率尔”就可看出。不假思索。说明他素怀大志 曾皙: 就显得文质彬彬,非常洒脱。没有直接豁达自己有什么才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而是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非常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大同世界,悠闲自在。在这种生活图景中寄寓了曾皙淡泊的情怀。 公西华:更为谦虚。我们知道他是个外交家。但他却说自己做不了什么事,希望能有学习的机会。(此处可把中西文化进行比较,谈谦让) 由此可见,孔子的弟子都是胸怀大志,并且有才干的。只是人的性格不同,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论语·子路的子路性格?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子路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曾皙: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颜渊、子路、孔子的个性是怎样的?

1.子路直率,直率得近于粗野,决不会像子贡那样善于思考。然而子路的性格不仅豪爽、率直,而且更淳朴、真诚。其真诚源于他对孔子的敬慕,对儒家礼教的笃信不疑。

2.子贡,他和子路构成一文一武,是孔子的左膀右臂。他的性格和子路、颜渊都不相同。他缺少子路的刚烈、率直,而机智、聪颖更善于思考;他和颜渊虽都有认真思考的特点,然而颜渊过于谦逊有礼,而他更善于随机应变,富于口才。

3.颜回,四个字:讷昧不愚

根据子路、颜回、孔子各自表达的志向,说说分别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孔子论水那番话的含义:水有德行、有情意、有志向、善施教化,其实说的是自己对以后教育的最高品质向往,以至于后来孔子成为一代圣人。

在这段话中说的也是对学生的期待,也是对学生的谆谆教诲。而这里的学生也代指的是颜回。因为后面颜回说的做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其实也是汇映了前面所说的水有德行,有志向。【学生的志向:孔子对他们两个的期待都非常高,所以当学生们散开的时候只有颜回家和子路在孔子身边,子路性格外向,心地善良,而颜回稳重,都是孔子赞赏的一种品格,子路说的是对人仁义,和人分享,正好印证了孔子说的仁义,而颜回说的是“不为自己表功”则是儒家学说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争”,代表的都是孔子的儒家学说的精髓,所以孔子很高兴所以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以下是网友 傅佩荣 的观点: 子路先生他的衣、袍和朋友一块儿,用坏了没有关系,这个不简单,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见过一个子路,只见过半个子路。你能够想象到有朋友你给他借车,他借给你,坏了他没有半点遗憾。所以子路的志向已经很了不起,重视朋友而远远超过财物。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为了朋友而牺牲财物?所以孔子的学生非常了不起,物质是被人所用,决不能粉末导致,为了物质而牺牲亲情、友情、爱情,这样的一生是典当错乱的。孔子说完之后换颜渊说了,颜渊的志向更了不起,因为孔子说他的学生里面只有颜渊好学,颜渊是德学和好学都很好的。有人说为什么孔子喜欢颜渊?有人说孔子的妈妈也姓颜。他为什么胜过子路?颜渊照样排第一。不要夸耀自己的有点,不要推给别人劳苦的事情,这是颜渊曾经说过的,子路只帮朋友,只为朋友好,这还不算高,哪一个人不是为朋友好,因为朋友会回报你。但是颜渊希望把这个化解,因为我值,这样的人就没有死心,这确实就比子路要高。这两大弟子讲完之后就可以下课了,但是子路很勇敢说,想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立刻回答,孔子回答学生问题从来不要等一等回去查书、查资料,可以随时回答。孔子立刻说他的思想是什么呢?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古今中外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这12个字,没有超过这12个字,释伽牟尼创建非交,老者安之,让老年人都得到安乡,朋友信之,让朋友都得到信赖,少者怀之,让少年、儿童都得到照顾。但是问题来了,这种理想从来没有实现过,孔子的时代没有做到,以后也没有做到。尧舜的时候也没有做到,修养自己、安顿百姓连尧舜都做不到。孔子为什么把没有人做到的理想当做志向呢?难道他说大话呢?他只是说的好玩挂起来当标语吗?不是的,来自他对人性的看法。**********************************************************************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2011/8/6 6:33:45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