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除法的定义?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外一个因数就用除法。除法题类型:(1)平均除
例如:一共有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多少个?
10/2=5(个)
(2)包含除
例如:一共10个苹果,每位小朋友2个,可以分给几位小朋友?
10/2=5(位)
二、小学数学(除法的意义)?
我是这样理解的:
除法的意义只有一个: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你在第1题里说的是“平均分”的问题,是用除法解,但解法并不是除法的意义。
可以这样理解呀:体重×4/5=28千克,不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8)与其中一个因数(4/5),求另一个因数(体重),当然用除法算啦!
第2题,首先要说的是:1除以4/5不等于4/5,而等于5/4,即1÷4/5=1×5/4=5/4;这里的1是1人,不是单位1。
算人数同样这样理解:全家人数×1/5=1人,即已知两个因数的积(1)与其中一个因数(1/5),求另一个因数(全家人数),当然用除法算啦
三、分数除法的三种意义?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两个已知因素的积累与一个因素要求另一个因素。被除数分子乘以数分母,被除数分母乘以数分子。
2,分数除法的计算规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当除数小于1时,业务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时,业务等于被除数;当除数大于1时,业务小于被除数。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可以约分。
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部分量或相应分率乘法,单位1除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分子乘除数分母,被除数分母乘除数分子。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当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分数除法知识点
1、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但不能总得到整数的商,所以通常把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2、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3、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4、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5、一个数除以真分数所得的商大于这个数;一个数除以假分数,所得的商小于或等于这个数。
6、在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遇到除以一个数时,只要乘这个数的倒数就可以了。在计算过程中除以一个数,只要转化为乘这个数的倒数,而乘一个数是不要变化的。所以,当乘、除法放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容易混肴。计算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判断。
7、在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时要找准单位“1”的量,而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就是要求单位“1”的量。
8、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是:单位“1”×分率=分率对应的量。
四、小学除法的意义和概念?
答::除法的意义和概念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如两个因数是a和b,它们的积为c,用c÷a=b,或c÷b=a就是除法运算。
五、除以和除的区别有什么意义?
这两个词有本质的区别。
“除以”字眼的前面是被除数,后面是除数。
而“除”字眼前面是除数,后面才是被除数。
这就是他们区别的意义。
六、除法的两种含义?
除法的第一种含义是:把一个数平约分成几份。例如:有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一个小朋友分几个?即是:12÷4=3(个)。每一个小朋友分3个。
第二种含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如:小明做了12个玩具枪,小杰做了6个玩具枪。小明的玩具枪是小杰的玩具枪的几倍?
根据题意列式:12÷6=2(倍〉。小眀的玩具枪是小杰的玩具枪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