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养老旅游的概念?
究竟什么是健康旅游?中国旅游大数据中心收集了351份有效问卷,从旅游者的角度,了解了中国健康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旅游者认为,健康旅游主要包括体育健身旅游、保健旅游、养生旅游和医疗旅游四个方面,还有少部分人认为应包括探险旅游和整形旅游。旅游者对健康旅游的理解主要集中在旅游目的上,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健康旅游就是以提高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旅游;少数人认为是为了离开现有居住环境,去环境更好的地方;也有人认为以放松身心为目的的旅游就可以算是健康旅游;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健康旅游是以医疗为目的。
数据表明,我国的健康旅游市场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人缺乏健康旅游意识。总体上,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于健康旅游并不熟悉,只有10%的受访者有过健康旅游的经历,但一半以上的受访者都表示出对健康旅游的兴趣,并且愿意进行尝试。其中,46~55岁的中老年人较其他年龄层的人群更愿意重复参加健康旅游。所以,不管是未来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还是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健康旅游未来必将大放异彩。
虽然到目前为止,很多中国旅游者选择健康旅游的动机与普通旅游区别不大,主要为了增长见闻,其次才是提高精神力量和体验不同的生活,而很少会选择健康旅游来释放压力。但是,目的地完善的健康旅游设施、特色餐饮和住宿服务、独特的健康历史文化才是吸引人们选择健康旅游的三大因素。
旅游者选择健康旅游目的地的时候,最主要考虑的是安全,然后是水、空气和环境质量是否良好。在目的地方面,49.32%的受访者偏向于选择国外目的地,亚洲最受欢迎的健康旅游目的地是日本,欧洲是瑞士,美洲是夏威夷;50.68%的受访者更喜欢国内省份,最喜欢的目的地是海南、云南和四川。
获得高票数的旅游目的地,其实都是健康旅游比较好的首选地,这充分说明,在“去哪里玩更健康”这个问题上,旅游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出国旅游最受欢迎的日本,那里的很多乡村地区环境和食品都很好;稍远一点的瑞士,湖光山色风景秀丽,很适合放松身心、增长见闻。国内的海南三亚,气候宜人,饮食健康清淡;云南腾冲有火山温泉疗养,西双版纳的气候也比较温暖;位居第三名的四川,其省内很多地区空气清新,休闲娱乐项目也比较多,有利于放松身心。
二、什么是电子商务市场调研?
电子商务市场调研( online research)(又称网络市场调查),是指基于因特网而系统地进行营销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的过程。网上市场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可行性研究、分析不同地区的销售机会和潜力、探索影响销售的各种因素、竞争分析、产品研究、包装测试、价格研究、分析特定市场的特征、消费者研究、形象研究、市场性质变化的动态研究、广告监测、广告效果研究等方面。传统的市场调研是指以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有目的地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所有与市场有关的信息,特别是有关消费者的需求、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等方面的市场信息,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作为营销决策的基础。
传统的市场调研一方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调研面较小,则不足以全面掌握市场信息,而调研面较大,则时间周期长,调研费用大;另一方面,在传统的市场调研中,被调查者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企业不可能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调查问卷,而针对企业的调查,消费者一般也不予以反应和回复。
网上市场调研虽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其优势也是非常突出的,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它的互动性,这种互动不仅表现在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发表意见和建议,更表现在消费者对尚处于概念阶段产品的参与,这种参与将能够使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而且可以洞察市场的潜在需求;二是网络调研的及时性,网络的传输速度快,一方面调研的信息传递到用户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用户向调研者的信息传递速度也加快了,这就保证了市场调研的及时性;三是网上调研的便捷性和经济性,无论是对调查者还是被调查者,网络调查其便捷性都是非常明显的。调研者只要在其站点上发布其调查问卷,而且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调研者还可以对问卷进行及时修改和补充,而被调查者只要有一台计算机、一个MODEM、一部电话就可以快速方便地反馈其意见。同时,对于反馈的数据,调查者也可以快速便捷地进行整理和分析,因为反馈的数据可以直接形成数据库。这种方便性和快捷性大大地降低发市场调研的人力和物力耗费。1 市场研究需求
(1)现有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和销售量
(2)市场潜在需求量有多大,也就是某种产品在市场上可能达到的最大需求量是多少
(3)不同的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情况,以及各个市场的饱和点及潜在的能力
(4)本 企 业的产品在整个市场的占有率,以及不同市场的占有率,哪些市场对企业最有利
(5)分析研究市场的进入策略和时间策略,从中选择和掌握最有利的市场机会
2 用户及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
(1)用户的人口、家庭、地区、经济等基本情况,以及他们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2)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情况,以及这些因素对用户的需要将会发生什么影响和变化
(3)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用户,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何不同,有哪些不同的需要
(4)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包括理智动机、感情动机和偏爱动机
3营销因素研究
(1)产品的研究
(2)价格的研究
(3)分销渠道的研究
(4)广告策略的研究
(5)促销策略的研究
4宏观环境研究
(1)政治法律环境
(2)经济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4)科学技术环境
(5)自然地理环境
5竞争对手研究
(1)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及其市场占有率情况
(2)竞争对手在经营、产品技术等方面的特点
(3)竞争对手的产品、新产品水平及其发展情况
(4)竞争者的分销渠道、产品的价格策略、广告策略、销售推销策略
(5)竞争者的服务水平等
三、关于自编问卷的问题?
可以从编制和问卷两部分讨论
问卷的编制
(一)编制问卷的步骤:
1.确定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设2.了解研究问题的特质所谓研究特质,是指所欲研究问题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研究问题的结构或架构。怎样才能知道研究问题的特质,有两条途径:一是查阅有关的研究资料,收集相关的论述,建构其特质。另一途径是用无结构问卷方法,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个别访谈,收集有关的看法,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简单的归类,编成尺度式问题,再让相关人员填答,然后再将数字化资料,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抽取问题特质,对其进行这方面的探讨。现在教育评价中,所提出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甚至三级指标,一般都是属于研究特质,或问题内容,尚不能用它直接作调查使用。
3.确定行为样本行为样本指对代表研究问题特质的具体行为的取样。也称问题样本。
4.了解施测对象的特征及选择被试样本选择施被试样本,要注意到样本的代表性。一般情况下400个左右的被试,无论对信度分析、区分度分析等都可满足要求。
5.选择并决定问卷形式选择确定问卷的类型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a)研究的目的, b)被测对象的特征, c)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用2×2分的方法、百分数方法一般用选择式,若用t检验,可用尺度式。
6.拟定问题的题目并随时修改编题时一般要求多编一些,这样在分析题目时,可以根据预测的结果和在争求专家意见时淘汰一部分,修改一部分。
7.预试预试可发现问题,如题目的次序、内容、长度、用语等各方面的缺陷;可实现对每个题目进行项目分析,发现其优劣,为筛选题目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预试时的受测者样本要有代表性,人数同正式测验差不多。
8.编辑问卷和实施说明9.确定除问卷法之外进行研究的其他辅助方法。
(二)问卷题目的编写规则1.问卷内容一般包括如下两个部分:一是事实问题,二是态度问题。
(1) 事实问题问卷的开头或结尾请受测者填明一些基本资料,也叫做静态资料。如:住所,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民族,职业,经历,宗教、民间信仰,婚姻状况,父母亲职业与教育程度,家庭人数,家庭设备等等。另一类事实问题是询问受测者的某些实际行为(不论过去或现在),或实际行为的制度化一类问题。
(2) 态度问题态度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种是有关意见方面的,如意见、信仰、情感、动机之类;一种是有关价值或人格方面的,如道德观念,进取性格之类。意见与态度有时很难分辨,一般而论,‘意见’比较属于表面的、暂时的看法;‘态度’比较属于深层而持久性的认知。上述两类问题,无论哪一类,基本上均可以单独分析观察结果,除非有必要,才将它们的分数标准化后,经过项目分析,再加起来用总分计算。
另一类的‘态度问题’是所谓态度量表。这种问卷尽管也是一题一题的问,却不是一题一题的算,而是把整个总分或分组分数与其他变量(项)求相关,或是做因素分析。
任何一种问卷如果包含了“事实问题”和“态度问题”,特别是态度量表,若是将两者求相关,可以寻找行为和态度之间的关系。这类问题也是应用问卷法常欲研究的目的。
(3) 问卷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a题目的类型是否正确而合适。类型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是开放式无结构或限制式有结构的题目,应从研究的性质来决定。
b题目是否切合研究假设的需要。
c题目是否含混不清,引起歧义。通常应设法避免三类问题:(1)太普遍化的问话,使受测者不知真正目的。
(2)语意不清的措词,使受测者费解。(3)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念与事实,使受测者不知如何选择。
d题目是否涉及社会禁忌与爱好,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些地方不能乱碰的,勉强去碰它,一定失败,特别是关于禁忌与爱好方面,或者正面问一些敏感的道德问题,政治问题。
e要避免或减少社会称许性。
f题目是否产生暗示作用。
g题目是否超出受测的知识和能力。
2. 用语方面(1) 语文方面a 语文应浅显、易懂,不要超过受测者的领悟能力。
b 用语应求简单,不能太复杂。
c 字句的意义力求清楚明白,不要含混或暧昧。
d 一句话代表一个单一事物,不要用两个以上的观念或事件。
e 要用标准的语文叙述或描述,把概念、范围界定清楚。
(2) 用字造句方面a 一般或特殊。“一般”的意思是指较为“广泛”,如果所需要的资料涵盖面比较大,就把题目出得大些;否则,就小些,这属于“特殊”的范畴。
b直接或间接。对一个问题如果应该直截了当地问,就不必拐弯抹角;必须拐弯的,就不能直接问。这要因环境而异。
c 个人或集体。
(3) 情绪方面a避免主观及情绪化的字句。
b 避免不受欢迎或涉及隐私的问题。
c 避免难于回答的问题(4) 理解a 在能懂得的范围内提出问题。
b 问题不要引起误解或争论,即题目不能引起歧义。
c 尽量使用肯定的叙述,避免使用双重否定的格式。
d 不用或少用假设语句或猜测语句。
3. 问卷的编辑在结构方面应注意问题的顺序、性质等,在形式方面应注意问题的圈选、安排方式等。
(1) 问卷的顺序a 时间顺序。先问较近的,再问较远的,或先问较远的再问较近的,不必限制,以有利于施测为先决条件。
b 内容顺序。内容顺序安排要考虑三个方面:属于一般的或通论性的,放在问卷的前面,特殊的或专门的放在较后;容易回答的放在前面,不易回答的放在后面;比较熟悉的放在前面,生疏的放在后面。
c 类别顺序 就整份问卷而言,必然包含好几项,最通常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所谓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收入等项;二类是行为资料,如每天收看电视时数、收听广播节目等项;三类是态度资料,如对老师的评价、成就动机量表等。
(2)问卷的施测时间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到30-40分钟的回答时间。
(3)问卷的开头谢语及施测说明问卷的开头通常有一小段客套话,包含说明研究目的与重要性,不泄露隐私、如何勾选等项,这类问题很重要,是控制被测者反应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