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并序是什么意?
并序,一般出现在诗文的题目或前言中,“并”,有“连”“附”“并且”等含义。如《孔雀东南飞(并序)》《琵琶行(并序)》,其内容介绍与诗文密切相关的人、事、物。《燕歌行·并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解释:
并序:
并(bìng),合在一起:并拢。合并。兼并。一齐,平排着:并驾齐驱。并重,并行。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并且。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并不容易。
序(xù) ,次第:顺序。秩序。次序。工序。程序。序数。排列次第:序次。序列。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序言。序跋。序曲。序幕。序论。古代指送别赠言的文字。指季节:四序。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庠序。
并序,一般出现在题目中。“并”,有“连”“附”的含义。
二、兼柔并序含义?
含义: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同“兼收并蓄”。
三、并序是什么意思?
并序,一般出现在诗文的题目或前言中,“并”,有“连”“附”“并且”等含义。如《孔雀东南飞(并序)》《琵琶行(并序)》,其内容介绍与诗文密切相关的人、事、物。《燕歌行·并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并序,一般出现在题目中。“并”就是“和”,某诗或某文,和序一起发出,题目就可以写成《某诗并序》或《某文并序》。
四、《琵琶行并序》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五、琵琶行并序七个字概括段意?
(“我闻琵琶已叹息”至篇终)写作者的感慨:对琵琶女的同情,并借此抒发了自己迁谪后的.感慨
六、琵琶行并序课后题答案中职?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悯然( ) 荻花( )
恬然( ) 湓浦( )
铮铮然( ) 贾人( )
钿头( ) 呕哑( )
嘲哳(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
(2)因为长句( )
(3)弦弦掩抑声声思( )
(4)低眉信手续续弹( )
(5)秋月春风等闲度( )
(6)去来江口守空船( )
(7)梦啼妆泪红阑干( )
(8)如听仙乐耳暂明( )
(9)凄凄不似向前声( )
3.文学常识填空。
(1)白居易,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现实主义诗人,_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最有名的长篇叙事诗是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来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这种体裁一般在音节、格律方面________,形式上采用________言、________言和________言,富于变化。
4.名句填空。
(1)(2009辽宁高考,10)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
(2)《琵琶行并序》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抒发“同病相怜”的感触。
(3)诗中写琵琶女内心的犹豫和被邀出场后神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生动描绘了琵琶女弹奏乐曲旋律的变化,其中用“______________”描绘曲调的婉转悠扬;用“______________”比喻突然发出的乐声雄壮激越;用“______________”比喻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于停顿。
(5)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并序》课后练习答案:1.mǐn dí tián pén zhēnɡ gǔ diàn ōu yā zhāo zhā
2.(1)第二年 (2)于是创作 (3)悲,伤 (4)随手 (5)随随便便 (6)走了以后 (7)纵横错乱的样子 (8)忽然,一下子 (9)以前
3.(1)乐天 香山居士 唐 新乐府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长恨歌》 《琵琶行》 (2)比较自由 五 七 杂
4.(1)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4)间关莺语花底滑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冰泉冷涩弦凝绝 (5)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6)别有幽愁暗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