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四年一闰而百不闰短语?

关于“四年一闰,百年不润,四百年不闰”

经过科学家的测定,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65天6小时,一年以365天计算比较方便,这样一年就少算了大约6小时,4年就少算了大约24小时,即少算了一天,因此每4年就要增加一天,增加这一天的那一年便是闰年又因为4年中大约少算的24小时,实际上并不是24小时,如果长年累月也会造成误差。所以,遇到整百年一般不闰,必须是400年的倍数才是闰年,因此,有一句话叫“4年一闰,百年不闰,400年又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百年不闰什么意思?

一般情况下,公历纪年份中,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但是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要能被400整除猜是闰年,如21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

平年是365天,二月为28天;闰年是366天,二月为29天。闰年的二月比平年的二月多一天。那么闰年多出的一天是从哪来的呢?一年是地球绕太阳旋转(也称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而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实际的时间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

为了方便,人们把平年按365天计算,实际上就少算了5小时48分46秒,四年就相差了23小时15分4秒,也就是说4年就少算了近一天。所以每四年就规定了一个闰年,把这一天加在闰年的二月,以补上少算的时间,也称为"四年一闰"。

根据上面的叙述,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但时间并不是整整24小时,所以四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按这样计算,每一百年就多算了18小时43分20秒,又将近一天。所以,到公元整百年时,这一年不算闰年,以抵消多算的时间,称为"百年不闰"。

百年不闰是什么意思?

“百年不闰”的意思是:100的倍数不是闰年。平年按365天整算,每4年少算近24小时。第4年的二月增加1天,故四年一闰。一天24时,这样每4年又多算了44分56秒。每100年就多算了近1天,故百年不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