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二级结构模型?
DNA的二级结构模型是右手双螺旋结构;两股链间存在碱基配对关系;螺旋每周含10对碱基
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个中心轴盘绕成右手双螺旋;
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个中心轴盘绕成右手双螺旋;
糖与磷酸在外侧形成螺旋的轨迹,彼此通过3',5'-磷酸二酯链相连;
碱基伸向内部,其平面与螺旋轴垂直;
两条核苷酸链依靠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链相连系而结合在一起,且总是A与T,C与G配对;E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2nm,一圈上升10对核苷酸,螺距为3.4nm;
沿螺旋中心轴方向看去,双螺旋结构上有两个凹槽,一个较宽深,称大沟,另一个较浅小,称小沟。
dna和rna分子的结构模型?
①、DNA为双链结构,RNA为单链结构;
②、DNA为复杂的空间双螺旋结构,RNA分三类:mRNA(仅仅为单链,信使RNA)、rRNA(复杂结构,核糖体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tRNA(转运RNA,三叶草结构);
③、构成上DNA不含有碱基U,含有碱基T;RNA不含有碱基T,含有碱基U。
速记方法:学生物的就要做一个RNA,虽然不能像DNA那样成双成对(双链)而是一直单身(单链),至少能够一直拥有U(you)。
DNA结构 三条规律?
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属特异性,同一个体的不同器官或组织DNA的碱基组成相似;生物体内的碱基组成一般不受年龄、生长状况、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3.DNA的结构
(1)一级结构:DNA分子多核苷酸链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也就是碱基排列顺序)。基本化学键:3',5'-磷酸二酯键。
(2)二级结构:双螺旋模型。右手双螺旋:两条链走向相反,长度相等。局部特点:磷酸和脱氧核糖相连而成的亲水骨架位于外侧,疏水碱基对位于内侧。
结构参数:直径2nm,每旋转一周包括10个脱氧核苷酸残基,螺距为3.4nm。
稳定因素:纵向——碱基堆积力(疏水力);横向——氢键(A=T,两个氢键;G≡C,三个氢键)。
(3)三级结构:超螺旋结构。作用:使得长度大大压缩。
4.DNA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1)核酸的紫外吸收峰在260nm处。可进行定量和纯度分析。
(2)变性的概念: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3)变性的本质:DNA变性的是双链间氢键的断裂。
(4)变性的现象:粘度降低;由于变性时双螺旋松解,碱基暴露,对260nm紫外吸收将增加,称之为增色效应。
(5)复性:分离的DNA双链再次互补结合形成双螺旋,称为复性。复性的分子基础是碱基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