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公司外联是做什么的,怎么做?

旅行社外联的职责:外联业务就是旅行社与旅游客户(包括旅游者、旅游中间商和其他旅行社)联络,通过市场分析,设计开发旅行社线路产品并直接销售的业务。旅行社外联业务是指旅行社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将开发组合的旅游产品转移到旅游者手中,也就是通过各种销售手段使旅游者来购买旅游产品。

二、学情问卷怎么做?

要制作一份有效的学情问卷,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目的和目标受众。然后,设计问题时要确保问题清晰、明了,并且覆盖相关主题。采用多种问卷题型(单选、多选、填空等)可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同时,问题的顺序应该合理,避免主观倾向。还应注意问卷长度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受众的参与度。

最后,对于答卷者的隐私要进行保护,并在问卷结尾感谢他们的参与。

三、地理研学旅行的目的和意义?

1.研学旅行契合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生活地理、地理教学生活化和研学旅行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其教育理念相同 。

2.研学旅行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构建意义

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具体的情境问题具备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品质,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将三维目标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提炼为地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炼为地理品质。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组成。研学旅行可以重构地理课堂情境,是校内课堂的校外延伸,使教学和学习情境更加生动灵活,是深化课程改革和立德树人的切入点。

● 研学旅行是“从做中学”的升华,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地理实践的过程中主动体现出来的具有的调查,分析,模拟,实验的能力和品质,是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精神。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地理实践是体验式教学的一种,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快乐,对未来学习动机的形成,具有不断的正反馈作用。

地理实践力需要在地理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断设置合适的课程,完善学生潜在的实践能力。研学旅行是这种课程最好的载体,拟合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的时间能力达到“明天”的水平。

目前的高考题目情境的设置更加的新颖,问题更加贴近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设问更加巧妙,没有生活的学生解决不了高考题目,研学旅行将学生转移到了大自然这个最大的教室之中,在大自然中“从做中学”,呈现出更加生活化的学习内容,使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 研学旅行通过重构人地时空,增强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理解。


人地协调观包括人地关系和人地观念,人地观念是对人地关系的判断和理解,人地观念主要有古代社会的“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


环境为中心的环境决定论,人本主义自由观反射出的人类中心论,近代工业文明以后环境崩塌,关于人地关系重新思考后的人地伙伴论。人地观念是地理学以及地理课程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观,遵循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是理解地理学的钥匙。


高考地理试题首先是情境,既有情又有境,以情入境,情就是人地协调的观念。学生在目前的课堂教学的方式中,不能做到与自然和社会的有机结合,造成两者之间的结合脱节,用情不深。


研学旅行使学生更加融合于大自然和社会之中,增知涨识,陶冶情操,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意识。


旅游消费者旅游动机分析报告(大学生旅游动机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 研学旅行有利于提高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增强看问题的方法


综合思维,综合是相对于分析来说,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反之亦然。任何综合,都必须以分析为基础,任何分析又必须以综合为指导。分析与综合在后一层次上的重复总比前一层次要深刻得多。


“综合思维“素养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用综合的,全面的,动态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


区域性是地理科学的第二个本质特点,由于地球系统的复杂性,距离和区位,人地相互作用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各具特色,借助区域的分析方法,可以降低分析的难度,得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研学旅行通过具体的某个区域,教师可以重新设置一些和当地联系密切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当地的位置,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思考当地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演化过程,和解决措施。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进行创新,提出合理的观点,研学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甄别信息真伪,辨别有用信息,分析问题,发散创新的能力,使理性认识更加的感性化。


学生回到教室,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已经养成,对新问题会有感同身受的感觉,解决问题更加的真实,更加完整和贴地气,有利于构建比较完整和开放的知识体系,遇到相似的问题能举一反三。


3.研学旅行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学校教育强调的是共性教育,按照教育课程培养学生;


校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以满足兴趣培养目标。


两者可以相辅相成,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校外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实践出真知,其中的“真知”指的是能力,也指人的品格。无论是道德品格的养成,还是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实践,都离不开“行”,核心素养就是在丰富的、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通过体验、探究而养成的,是在跨界的学习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行,对于健全人格的形成特别重要。研学旅行是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是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四、为什么要调查游客在景区的体验感?

因为体验经济时代来临,旅游作为以追求体验为目的的一种活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在这样的背景下,调查游客在景区的体验感有利于提升旅游服务。旅游体验作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内涵也会得到了更多的肯定。

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其中既有来自旅游者主观的旅游动机、旅游期望等,也有来自客观的旅游服务、旅游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