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为大学生你的消费倾向有哪些?

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合理,理性的消费,每月在1500左右就可以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穿着舒服就可以了,不要追求过高的消费,毕竟自己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主要是靠父母的资助,父母挣钱也不容易,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简单,舒适就好。

二、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是什么?

1、 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

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

2、盲目消费: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

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3、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4、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

大学生旅游消费倾向调查报告(大学生旅游消费倾向调查报告怎么写)

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5、大学生消费层次性明显:

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拥有电脑、名牌手机等贵重物品;

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

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依次降低,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三、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50+0.75y,试问y=1000时的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是多少?

C=150+βy,β为边际消费倾向,所以MPC=0.75。又mpc+mps=1,所以mpc=0.25, APC=c/y=0.9,因为APC+APs=1,所以APs=0.1.

四、为什么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大?

这其实就是边际消费倾向规律。

这条规律是说,居民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相应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用来储蓄的部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样在收入和消费之间就出现了一个越来越大的缺口,有效需求量降低,造成生产过剩和失业增加。

在收入减少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减少,但也不如收入减少的那么厉害。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通常低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这是因为穷人的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在穷人的收入中基本生活资料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富人之所以富,在于富人早已超越了基本需求层次,基本生活资料在其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大。

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收入的性质。消费者很大程度上都着眼于长期收入前景来选择他们的消费水平。长期前景被称为永久性收入或生命周期收入,它指的是个人在好的或坏的年景下平均得到的收入水平。如果收入的变动是暂时的,那么,收入增加的相当部分就会被储藏起来。收入不稳定的个人通常具有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影响边际消费倾向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收入水平的高低、收入预期和支出预期、高低收入户的比例、消费环境、消费习惯等。凯恩斯指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本源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

五、如何理解平均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例如,某个国家的国民收入为2 万亿元,消费支出为1万亿元,则平均消费倾向就是0。5。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平均消费倾向过大,这意味着这个经济体将大部分产品用于消费而不是投资,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平均消费倾向过小,这意味着这个经济体将大部分产品用于投资而不是消费,可能会导致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缓慢。

    所以,消费和投资应当均衡增长。从短期来看,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因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在增加,但是消费增长的幅度要小于收入增长的幅度。从长期来看,平均消费倾向是比较稳定的,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取决于收入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