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

首先,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被认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改造,继承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因此理解空间生产理论,需要结合当时资本主义生产的背景

其次,列斐伏尔认为“当代社会已经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理解空间生产理论,不能把空间当成一个容器,而是要关注空间中的关系和空间本身的生产,比如有学者研究城市中历史街区或休闲街区的生产,历史街区这一空间的出现,不能仅仅理解为一个容器,供游客和市民在其中参观游动,而是要看到历史街区生产的过程,有不同的生产关系在互相博弈,空间生产背后的目的不一样,空间的变迁也呈现出不同。关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核心思想,一方面是推荐看其1974年出版的《空间的生产》这一本书,不过目前还没有中译版;另一方面是看学者们的解读(如张一兵、郭文、孙九霞、周尚意、杨迪等老师的文章)

第三,空间生产理论的三元辩证法,是列斐伏尔提出理解空间的认识论,突破传统的“二元论”,“空间三元辩证法” 是指空间由空间的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的表征(representations of space)和表征的空间(spaces of representation)三个层面构成,对应于感知的 (perceived) 、构想的 (conceived) 和生活的 (lived) 三种,有很多学者对空间三元辩证法的三个层面进行了解读,可以看赵海月、李春敏、孙九霞等老师的文章。

第四,需要注意三点,一是“空间的实践”不能仅仅理解为物质空间或静止的物理空间,需要认识到空间的历史性,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看“空间的实践”的变迁过程,也才能更好理解空间中的社会关系的生产这一含义。二是三个层面的空间生产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循环的。三是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如果是用于中国情境下的研究,需要注意国情的不同。

第五,空间生产理论在学术界越来越引起重视,列斐伏尔之后,越来越多人认识到“空间”的重要性,对空间生产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大卫·哈维的“时空压缩”、“资本三重逻辑”,爱德华·苏贾的“第三空间”思想,卡斯特尔的空间生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