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中国的英文单词和陶瓷的英文一样呢?是什么用意啊?

因为在古代,中国的瓷器烧制技术已经很先进了中国的瓷器通过丝绸之路,卖到世界其他地方去,大受世界各国的欢迎。所以,在英语里,老外就用瓷器的英文china来指代中国了。这就是中国英文国名(China)的由来。

二、瓷是哪个国家的别称?

中国。

第一种是“先有瓷器后有中国”。据说现在的景德镇古时候叫做昌南,古人在那里建造窑坊、烧制陶瓷,后大量出口到欧洲。而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制造瓷器,因此我们中国尤其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受到了外国民众的热烈欢迎——人们皆以能获得一件为荣。于是他们就以“昌南”作为瓷器的代称,把瓷器称为china。久而久之,提起中国往往联想到是瓷器之乡,外国人便把生产瓷器的中国也大写其字头,成了China。

而第二种说法则认为“先有中国后有瓷器”。因为这个“China”这个词其实来自印度梵语,且中国获得这个称呼的时间远远比瓷器在外国的兴起来的早。再者,瓷器原来的曾用英文名叫做Chinaware,后一半ware的意思是制作的器皿,也就是“中国制作的器皿”,由此可以看出是先有中国名China,才有瓷器china的缩略名呀。

三、瓷器的英文为什么也叫"China"?

早在东汉时期,古人就在昌南(现在的景德镇)建造窑坊,烧制陶瓷。到了唐朝,由于昌南土质好,先人们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青白瓷晶莹滋润,有假玉器的美称,因而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欧洲。

  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制造瓷器,因此中国特别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就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了。

四、什么叫陶瓷?

陶瓷是个混合概念,其实是陶器和瓷器两个词的组合,陶器和瓷器是不同的。简单说明下二者的特点和样例图示。

陶器

各民族几乎都有各自的陶器文物出土,各有各自的特色。总体上有宽泛的定义,指用黏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

制成胎体后经过火烧而变得坚硬结实,形状不拘泥于一格,烧制温度约在700~1000度,这个温度属于低温;

古代用于储藏粮食,饮用水,酿酒,饭食等,现在常见陶器包括花盆,砂锅,米缸,水缸,腌菜缸等,透气性好;

看到以下图例就会理解陶器的形态特点,特别是我国出土有7千年历史的仰韶文化遗址陶器,最大型的陶器群应该是兵马俑。

仰韶文化出土陶器

仰韶文化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器,远古陶器的代表,国家博物馆禁止出国展览品


古埃及文化出土陶器。

古希腊陶器

瓷器

瓷器不同于陶器有土有火就能形成,瓷器完全是中华文化特有的成就,所以瓷器才在英文中用china来称呼。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混合土制成胎体后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如细沙高温变成玻璃状釉),相对于陶器需要经过高温(约1100℃-15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瓷器区别于陶器具有要用到高岭土(其实是矿石,包含石英刚玉等)、高温、上釉技术,从汉朝开始具备高温技术后开始逐步掌握了上釉技术,从而有了瓷器烧制技术的储备,从晋开始具有了初期的瓷器,宋朝开始具有了高质量瓷器的普及生产。

现在常用瓷器包括茶杯、酒杯、碗、碟等;

瓷器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巅峰时代,各品种瓷器也展示各自的文化特点。

青瓷

汝瓷

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