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人士消费特点?
从消费特征和档次分析,商务旅游无疑是旅游的高端产品与观光旅游者相比,商务旅游者具有消费能力强、消费倾向明显、重访率高、对配套设施要求较高、不受季节影响、停留时间较长等特征。 一是消费能力强,重质不重价。商务旅游者的交通和住宿餐饮等费用由公司支付,加上他们一般都是收入较高的阶层,因而商务旅游者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据调查,商务客人与观光客人的消费比约为2.5∶1)。较强的消费能力使得商务旅游者不太关注消费服务的价格,而更注重消费所带来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和服务质量,更注重服务的效率、品质、个性化及完善程度,更看重物有所值。 来华参加商务、会议活动的海外客人的人均天消费,比观光客人的人均天消费高出20%以上。 另外,国内商务客人的消费水平也比其他游客高,据北京市旅游局2001年进行的国内旅游调查,来京从事商务活动的国内旅游者的人均花费为1327.4元,比观光客人的人均消费高出42.2%。 二是消费倾向明显。资料表明,商务旅游者的消费项目中,住宿、餐饮、交通、会议、宴会、通讯等费用的支出比较稳定并占有较大比例。观光游览、购物和娱乐等消费则依商务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商务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配套设施完善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 三是重访率高。2003年,中国境外游客中,商务游客只占9.8%,但4次以上来华的就高达72.1%,远远高出观光客的33.9%;来北京的境内商务客人中,4次以上来京客人的所占比例比境外商务客人更高。 四是时间观念强,对商务配套设施需求大。商务游客旅行日程安排紧凑,强调效率,因此,他们希望旅行公司提供的商旅服务能统筹安排,提高效率、节约时间。近些年来,商务游客越来越追求快捷便利的现代化办公设施,据有关方面调查,10个国际商务客人中就有6人携带笔记本电脑,他们在酒店中使用传真比例高达97%,有超过50%的国际商务客人在差旅过程中使用互联网,因此,他们往往对办公地和住宿房间是否有宽带网比较计较。另外,商务客人对电子信箱、电传、国际直播电话等使用频率也较高。 五是散客为主,受季节影响小。统计表明,商务客人中散客居多,他们的主体是公司或机构的中高层管理者。商务客人旅行的主要目的是从事商务活动,完成商业目标。因此,旅行时间、旅行方式和目的地等在出行之前基本上已经确定。对商务客人来说,旅行意味着工作。 进行商务旅行是一种公务
旅游者的社会知觉包括哪四个方面?
旅游消费活动中的社会知觉主要包括:
A. 对个人的知觉,B. 对目的地的知觉,C. 对人际关系的知觉,D. 自我知觉。
商务人去旅游的需求有哪些?
概念1:人们为了满足外出旅游的欲望所发生的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 它分为: (1)有效或现实的旅游需求 (2)受抑制的旅游需求(受抑制的旅游需求又分为 潜在旅游需求 和 延缓旅游需求) 概念2: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旅游者愿意并能够以一定货币支付能力购买旅游产品的数量。简言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 旅游需求的涵义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和把握,即: (1)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 (2)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 (3)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市场中的一种有效需求。
旅游产品效果和意义?
旅游产品(Tourist Product)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可进入性和旅游服务。
旅游产品具有如下特点:
(一)综合性
从旅游者角度看,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乃是一种总体性产品,是各有关旅游企业为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求而提供设施和服务的总和。大多数旅游者前往某一目的地旅游做出购买决定时,都不仅仅考虑一项服务或产品,而是将多项服务或产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例如,一个度假旅游者在选择度假目的地的游览点或参观点的同时,还考虑该地的住宿、交通、饮食等一系列的设施和服务情况。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产品是一种综合性的群体产品或集合产品。
国外有些经济学家说,旅游业是所有工业的综合。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旅游产品的涉及面比任何经济部门都要广。任何一个部门(即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导致整个产品的滞销。
(二)无形性
旅游产品是各种旅游企业为旅游者提供的设施和服务。无形的部分在旅游产品中起主导作用。产品的质量和价值是凭消费者的印象、感受评价和衡量的。
(三)不可转移性
旅游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其商品仍固定在原来的定位上。旅游者只能到旅游产品的生产所在地进行消费。这一点,一方面补充和完善了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同时也是交通运输成为实现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后,这种买卖交易并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而只是使用权的转移。
(四)时间性
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后,旅游企业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有关产品的使用权。一旦买方未能按时使用,便须重新购买并承担因不能按时使用而给卖方带来的损失。对旅游企业来讲,旅游产品的效用是不能积存起来留待日后出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将自然消失,而且永远不复存在。因为新的一天来临时,它将表现新的价值。所以旅游产品的效用和价值不仅固定在地点上,而且固定在时间上。因此,旅游产品表现出较强时间性的特点。
(五)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旅游产品一般都是在旅游者来到生产地点时,才予生产并交付其使用权的。服务活动的完成需要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共同参与。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发生的,并在同地发生的,在同一时间内,旅游者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也就是旅游企业生产和交付旅游产品的过程。这种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或不可分割性是旅游产品市场营销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特点。
(六)需求弹性大与替代性强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旅游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大。在旅游市场中存在着平季、淡季和旺季之别,导致旅游产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弹性。
旅游产品有很强的替代性有二层意思:一是旅游虽然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需要,但不像食物、衣服等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在我国,目前旅游仍是一种高档的奢侈品,要想去旅游,就得放弃另一种需求。第二层意思是旅游者可以选择旅游线路、目的地、饭店和交通工具。
(七)后效性
旅游者只有在消费过程全部结束后,才能对旅游产品质量做出全面、确切的评价。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质量的理解是其期望质量与经历质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期望质量是旅游者实际购买之前,根据所获得的有关旅游产品的各种信息,对产品质量进行的评价。如果期望质量高于实际的经历质量,顾客就会产生不满,也不会进行重复购买,而且会产生对企业不利的口头宣传。因此,旅游企业不能把对旅游者面对面服务的完成看做是整个销售活动的结束。
(八)脆弱性
旅游产品的脆弱性是指,旅游产品价值的实现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是由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无形性和不可贮存的特点决定的。旅游产品各组成部分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质和量的比例,提供各组成部分产品的部门或行业之间也必须协调发展,否则就会对整体旅游产品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各种自然、政治、经济、社会等外部因素,也会对旅游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旅游产品价值的实现。
影响旅游消费结构因素有哪些?
影响旅游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有:
1、旅游者个人收入水平。购买力是旅游购物需求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购物过程的购买决策。旅游消费者经济基础越高,产生购买行为频率就越高,反之亦然。
2、旅游者性别差异因素。在旅游过程中,由于男女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等因素不同,表现出价值观和购买偏好不同。
3、旅游者的年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偏好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年轻人精力旺盛,性格也比较活泼,对于一些现代高科技产品或有刺激性的产品兴趣浓厚;中老年人则对产品质量、舒适度、档次及实用度要求较高,消费频率和概率相对较低。
4、旅游者文化教育程度。不同文化教育层次,在产生购买行为时的需求表现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别在于旅游消费者文化教育水平越高,选择旅游产品时所体现的欣赏品味也越高。 促进旅游者购买行为的对策: 1、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提供多样化产品。具体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提高个人收入水平;研发多样性旅游产品,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2、提高旅游产品吸引力,提供高性价产品。具体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旅游产品知名度;研究具有区域特色旅游产品;加强行政监督,优化旅游市场。 3、完善旅游企业环境,提供高品质服务。具体为完善旅游企业硬件设施,提供舒适旅游环境;提升旅游企业软件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的文化属性有哪些?
旅游文化属性
从逻辑上说, 既然旅游活动本身具有文化性, 那么, 作为旅游对象的旅游资源和作为旅游消费对象的旅游产品也必然具有文化属性, 但这种逻辑结论似乎说服力不强, 因此, 我们还试图从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特征方面入手, 来进一步分析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及其表现。
我们知道, 在旅游学中最常用的分类法是按成因、属性将旅游资源分成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两种。但无论是人文的、还是自然的资源, 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资源、成为人们旅游的对象, 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们能够“使游人获得知识和美感, 从而在精神上得到享受与乐趣, 这便是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的具体表现”。例如高山峻岭令人感到雄伟壮观, 江河湖海使人心情奔放, 森林草原给人浓郁幽静的感受, 植物园、动物园、科学馆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奥秘, 博物馆、文物古迹则给人以教育或提供科学研究资料等等。可以说, 任何没有文化内涵的事物都不可能成为旅游资源, 人类社会中任何资源都不如旅游资源具有那样显着的文化属性。
当然, 对于不同旅游者来说, 对旅游文化内涵的感受可能是不同的, 这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每一种具体的旅游资源所蕴涵的文化深度和丰富程度不同; 二是每一个具体的旅游者因受教育程度、生活阅历、文化素质和职业的不同对文化内涵会有不同的理解。也正因为如此, 旅游活动的文化表现和文化影响及文化关系才有了不同的特征:
1. 东道文化对客源文化的影响会因旅游者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程度, 甚至会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显着差异;
2. 即使是产生于同一客源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者也会因自身的差异而对东道社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影响, 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差异;
3. 东道文化与客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受制于两种文化的差异程度和价值取向。东道文化与不同的客源文化交流、融合会形成不同特征的旅游文化;
4. 东道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源文化( 特别是人文旅游资源) 、区域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文明等, 它们共同对外来旅游者产生综合的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