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三大旅游市场的发展顺序?
(一)开创阶段(1949年-1977年)
标志:
1、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华侨服务社”
和“中国国际旅行社”这两个旅游机构的建立为标志的。
2、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是以“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和中国客源市场的转移以及旅游者构成的变化为标志的。
(二)改革振兴阶段(1978年-1989年)
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系列正确的旅游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不断改革,突破了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基本属外事接待的模式,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事业的性质得到肯定,一种具有较强活力的新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三)全面发展阶段(1990年- )
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居世界的第4位和第5位,成为亚洲第一旅游大国。
我国旅游业进入三大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共同发展的历史阶段。
二、中国第一大旅游客源地?
中国最大的旅游市场客源国是日本,韩国紧随其后。
除了地理位置临近、最重要的还是旅游性价比高!由于日本来华旅游是有15天免签入境的,再加上中国的物价相对低廉,且高度安全,使得相当大量的日本人愿意来中国旅游。对韩国而言,亦是如此。
三、工业旅游的五大客源市场?
1、工业旅游客源市场分类及其特征
从分析旅游者行为的社会心理,特别是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出发,可将工业旅游的游客分为3类:学习参与型、商务调查型和观光游览。
(1)工业旅游的消费动机
因为工业旅游产品本身的娱乐、休闲性不明显而突出的是科普、教育功能。所以游客具有以下旅游消费动机:一为游客希望更多地主动参与,对体验性、科学性有兴趣;二为对工厂、农场、手工作坊等工业场所有较大的兴趣;三为游客希望通过访问景点学习到新的东西;四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传统制造业逐渐消失,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具有怀旧情感,还想更多地了解历史。
(2)工业旅游市场以当地游客为主
工业旅游的游客都以当地游客为主,原因在于工业在世界各地或一个国家各个地区都有分布,虽然可能各有特色,但从人们旅游需求动机上看,这种需求在当地大都可以满足。而对工业部门类型等选择性又不太明显,且更多的人往往重视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旅游项目。
(3)工业旅游市场以团队游客为主
工业旅游以团队游客为主,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工业旅游一般不会成为单个客源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因为一般工业旅游景点内容相对单调,参与活动的娱乐性相对较少,故单人游览的可能性小,而以团队组织旅游为主,且个人游客的到来对于大多数工业旅游景点来说也存在不便提供接待导游服务的因素。
(4)工业旅游旅游市场以干部、科技人员、大中专学生为主
不同的职业会形成不同的个性,其收入、闲暇时间和受教育程度各有差异,旅游的倾向和需求也就有所不同。这类游客旅游的目的是参观学习,以学习相关知识为主。当然,公费旅游、公务、商务旅游成分也比较大。
(5)工业旅游游客文化程度以本、专科为主
这一市场特征与职业结构的比例相吻合,二者往往彼此相关,且同消费能力也有一定的关联,这一结果也说明工业旅游既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行动。2、工业旅游市场的特征型。
四、旅游市场有哪些?
旅游市场通常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
从经济学角度讲,它是旅游产品供求双方交换关系的总和;从地理学角度讲,它是旅游市场旅游经济活动的中心。属一般商品市场范畴,具有商品市场的基本特征,包括旅游供给的场所(即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消费者(即游客),以及旅游经营者与消费者间的经济关系。旅游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的区别在于它所出售的不是具体的物质产品,而是以劳务为特征的包价路线。同时,旅游供给与消费过程同步进行,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五、名词解释旅游市场是指什么?
旅游市场通常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