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且介亭杂文语段赏析?
1.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征服中国民族的心,这是胡适博士给中国之所谓王道所下的定义,然而我想,他自己恐怕也未必相信自己的话的吧。在中国,其实是彻底的未曾有过王道,“有历史和考据癖”的胡博士,该是不至于不知道的。
在中国的王道,看去虽然好像是和霸道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这之前和之后,一定要有霸道跑来的。人民之所讴歌,就为了希望霸道的减轻,或者不加重的缘故。
-关于中国的王道
3.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吉百年之后呢?吉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二、且介亭杂文和朝花夕拾是一本书吗?
《且介亭杂文》和《朝花夕拾》不是同一本书。
《且介亭杂文》(“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将“租”与“界”的“禾”与“田”去掉,表示先生不愿将自己国家的“禾”与“田”让给帝国主义。二字形象地讽刺了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且介序杂文书名的由来?
《且介亭杂文》(“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
鲁迅先生写《且介亭杂文》中的作品时,居住在上海北四川路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是被称为“半租界”的地方,所以鲁迅称自己的住所为“且介亭”,意即“半租界的.
能问具体不?且介亭杂文》得名由来: 鲁迅先生写《且介亭杂文》中的作品时,居住在上海北四川路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是被称为“半租界”的地方,所以鲁迅称自.
读:[ qiě ] 一、且[ qiě ]的释义:1、暂且;姑且。2、文言副词。尚且,与“况”呼应、3、文言连词。且…且…(边这样边那样)。二、且[ qiě ]的组词:且由、更且、且可.
且介亭的名字的由来,我忘了,好象是什么亭,一个字的~由"且","介"。
30年代初,因为当局对鲁迅加以通缉,所以鲁迅挈妇将雏移居到临近租界的地方的一个亭子间中。且介亭即半租界的亭子间的意思。且介分别是租界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