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析钢的共析反应过程?

含碳量0.77wt%的共析钢,从单一奥氏体区缓慢冷却至共析转变温度(727度)点以下时,发生恒温下的共析转变:由单一的奥氏体析出层片交替的铁素体(F)和渗碳体(Cem.),转变为“铁素体十渗碳体”的两相机械混合物,称为珠光体(P)。共析钢发生共析转变时,以铁素体还是渗碳体为领先相,目前尚无定论。共析转变结束后继续降温时,由共析铁素体中析出三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依附共析渗碳体长大,光学显微镜下形貌不明显,共析钢室温下的组织为单一的珠光体。

二、亚共析钢过共析钢奥氏体形成的主要特点?

共析钢的原始组织是珠光体,它是层片状的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混合物,当加热至ac1以上,就开始发生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了。

它是一种扩散性相变,转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形核。

将珠光体加热到ac1以上,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界面上奥氏体优先形核。

2、长大。

当奥氏体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相界面上形核后,建立起界面浓度平衡,从而在奥氏体和铁素体内部出现浓度差,碳原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算,从而造成渗碳体的溶解,奥氏体的形成,随着这个过程的进行,奥氏体长大。

铁素体想奥氏体的转变速度往往比渗碳体的溶解快,因此珠光体中铁素体总比渗碳体消失得早,铁素体一旦消失,可以认为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过程基本完成。

3、残余渗碳体的溶解。

铁素体消失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通过碳原子扩散,残余渗碳体逐渐溶入奥氏体,使奥氏体逐步趋近共析成分。

4、奥氏体的均匀化。

残余渗碳体完全溶解后,奥氏体中碳浓度仍是不均匀的。

三、什么是亚共析碳钢?

亚共析钢,是钢材按金相组织的分类之一。含碳量在0.0218—0.77%之间的结构钢称为亚共析钢。

什么叫共析钢(共析钢的性能特点)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亚共析钢

外文名 Hypo eutectoid steel

优点 强度低、塑性好

含碳量

0.0218—0.77%

简介

钢按金相组织分类。在退火状态下,可将钢分为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在正火状态下,可将钢分为珠光体钢、贝氏体钢、奥氏体钢。

含碳量在0.0218—0.77%之间的结构钢称为亚共析钢。

奥氏体冷却至A3线温度时,开始析出铁素体,称先共析铁素体。随着温度的降低,析出过程持续进行,但温度降到Ar1温度时,具有共析成分的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最终得到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构相组成的两相组织。

碳含量越少,钢组织中珠光体比例也越小,钢的强度也越低,但塑性越好亚共析钢常用的结构钢含碳量大都在0.5%以下,由于含碳量低于0.77%,所以组织中的渗碳体量也少于12%,于是铁素体除去一部分要与渗碳体形成珠光体外,还会有多余的出现,所以这种钢的组织是铁素体+珠光体。碳含量越少,钢组织中珠光体比例也越小,钢的强度也越低,但塑性越好,这类钢统称为亚共析钢。

四、共析钢奥氏体化是?

奥氏体化是指将钢加热至临界点以上使形成奥氏体的金属热处理过程,加热的工件,使温度达到共析温度以上,使常温下的铁素体和渗碳体再转变回奥氏体。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在近平衡状态下室温的组织分为三类:

亚共析钢——先共析铁素体加珠光体;共析钢——珠光体;过共析钢——先共析渗碳体加珠光体。

五、共析钢发生共析反应过程?

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过程:超过共析温度后,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