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举措,包括?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引导文化产业创作生产

二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产业链基础

三是以要素支撑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

四是以制度改革优化产业发展营商环境

五是以区域协同加快构建产业开放新格局

二、什么是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12月29日,文旅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布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公告,公告称,为经综合研究,确定了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以下简称“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以下简称“试点城市”)名单,现予以公布。

公告表示,将督促示范城市、试点城市加强对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工作方案,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特色发展,积极培育壮大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和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什么意思?

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按照巜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各省区市体育局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体育总局研究确定的城市试点城市名单。

四、健全我国的文化产业需要?

一是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发展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网络视听、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改造提升动漫、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业态。

二是推进区域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带和产业群建设,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格局。

三是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完善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制度机制,健全消费设施,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型消费,支持各地制定消费促进政策和举办消费活动,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及试点城市、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

四是激发文化市场主体活力。优化文化企业发展环境,完善文化企业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向“专业化、特色化、创新型”方向发展,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五是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双向融合、相互促进,推动旅游演艺等融合业态提质升级,建设一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六是深化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构建务实高效的多层次政府间文化产业政策对话机制,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布局一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品牌。

五、2021年广西发展规划?

广西2021打算这样规划发展!

加大财政资金和政府专项债券等投入,三年内每年统筹400亿元支持工业发展。

●力争旅游人数和消费恢复至2019年水平。

●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新开工高速公路2000公里以上,基本实现乡乡通三级以上公路。

●新建5G基站2万座,扩大5G网络设区市、县城和乡镇重点区域覆盖面。

●改造城镇老旧小区住房17万套,续建新建地下管网3000公里以上,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试点,规划建设智慧综合能源站,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万个。

●积极推动边民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恢复东兴码头等互市点运营,力争边民互市贸易额增长20%以上。

●加快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完成国家赋予的改革试点任务95%以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创新成果,实现入驻企业总数3.5万家,建成中国—东盟经贸中心。

●政府坚持过紧日子,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切实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筹措资金707亿元,实施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

●实施居民增收行动。

●大力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改善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突出抓好幼儿教育和乡村教育。

●压减的“三公”经费全部用于教育领域补短板。

●普及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实现社保业务全区通办。

广西在这些方面将有大发展↓

交通

●加快构建连接周边中心城市的高标准出省高铁客运通道,着力打造北部湾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实现高铁动车运营总里程达3000公里。

●加密扩容高速公路网络,完善出省出海出边高速公路通道,实现高速公路总里程1.2万公里以上。

●推进南宁机场、桂林机场、百色机场、梧州机场等改扩建工程,新建防城港机场、贺州机场、贵港桂平机场,适时启动北海第二机场前期工作。

●建设南宁经桂林至衡阳、南宁至深圳高铁玉林至深圳段、合浦至湛江等高速铁路。建设南宁市郊机场线和武鸣线等市域(郊)铁路,建设南宁城市轨道交通三期工程、柳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

住房

●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补齐既有老旧小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制,一城一策、因城施策。

教育

●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扶持发展一批多元普惠幼儿园。

●推进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基本实现普通高中学校建设达标,全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及星级特色普通高中总量达到200所。

●支持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3所高校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筹建中国—东盟联合大学,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

医疗

●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广西儿童医疗中心、设区市级综合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标扩能等工程建设。

●推进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城市传染病救治体系、国家(海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120急救体系等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