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收入为什么是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内在因素?

(1)旅游者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决定着消费水平,也决定着需要的层次,从而决定了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

(2)旅游者的构成。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的旅游者,不同的风俗习惯、兴趣爱好,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旅游消费结构。

(3)旅游产品价格。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化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数量和消费结构,由于旅游产品的需求弹性大,所以当旅游产品的价格上涨而其他条件不变时,人们就会把旅游消费转向其他替代商品的消费。反之,人们又会把用于其他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转向旅游。

(4)旅游产品结构。生产决定消费,旅游产品的生产结构直接影响着旅游消费结构。

(5)旅游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使旅游者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充分满足,可以激发旅游者多停留多消费,提高旅游者的“重游率”,从而既可以使旅游消费总量增加,又可以使旅游消费结构不断合理化。 此外,消费方式的示范性及旅游者的从众心理也影响旅游者的支出投向;旅游者的来源构成,如城乡构成、地区构成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

二、为什么不同旅游者旅游购物不同?

地平线消费科学公司调查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2万名国际旅行消费者,结果显示,英国人不在乎商品是不是名牌或当地特产,而更在乎价格。旅行中,他们不会为购物耗费太多时间,更倾向于“顺便购物”。与英国人有着同样消费偏好的有瑞典人、荷兰人、巴西人、丹麦人、马来西亚人、新西兰人。

旅游消费旅游者消费之间的差别(旅游者消费与旅游消费的关系)

美国人、日本人、德国人、比利时人更喜欢“探索文化”,同时信奉“通过交易了解当地文化”,因而倾向于购买象征旅行目的地的商品。

俄罗斯人和意大利人属于“实践派”,外出旅行时购物习惯与在家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商品仔细研究,寻找自己熟悉的品牌,既包括名牌,也包括日用品品牌和体育用品品牌。

加拿大人和沙特阿拉伯人属于“目的地购物者”,关注在旅行目的地享有一定声誉的产品。

西班牙人、瑞士人和波兰人属于“纪念品派”,旅行中会购买带有纪念意义的产品。“它必须不同于他们在家就能买到的物品,但不必非得带有旅行目的地色彩,”地平线消费科学公司在报告中说,“(他们看中)购物行为本身成为回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人、南非人、墨西哥人、埃及人和乌克兰人属于“名牌购物派”。

调查显示,另有一类人属于“机会购物派”,包括法国人、土耳其人和泰国人。“他们喜欢购物,会特意在行程中加上购物这项内容,”报告说,“他们喜欢大品牌,喜欢最新款、赶时髦,购物时会受同行者的影响……因为他们不希望回家时带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