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事求是的含义?

“实事求是”的“实”,是指真实、实在;“事”是指事情;“求”是指追求、探求、寻求;“是”指对、正确。

整句话的意思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实事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实践与应用,如科技领域、政治领域、哲学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都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从“实事”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物质第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7部联系,即客观规律性,承认事物的内部联系,承认事物的发展规律性,就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即通过“求”将“实事”与“是”联系起来,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使主观和客观相一致。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正确解决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的矛盾,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二、实事求是的哲学基础和基本内涵?

实事求是就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求得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实事求是是我党一贯的工作作风,它的理论基础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意识只是物质客观存在在人脑里的反映。

所以说实事求是是我党无论是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新中国的建设,还是当今这个伟大时代所提出的民族复兴,都是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结合我国每个时代的特点制定的适合中国发展的伟大构想和卓越的实践。

三、实事求是的精髓要义?

实事求是的含义(实事求是的含义哲学)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应当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因为:

(一)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的统一。

(二)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

(三)实事求是是现代最具科学性和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四、实事求是及其现实意义?

实事求是”有两层意思,相当于认识的两个阶段:一层是掌握实际情况,大致相当于感性认识阶段;一层是探索普遍规律,大致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观点和根本要求。这是承认和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论观点。“实事求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第一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主观符合客观的能动的反映论的观点。其他如认识论、方法论相统一的观点,对事物作辩证分析的辩证思维也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关。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统一于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派生于物质,是物质的反映。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性,即从“实事”中“求是”,反对否认客观事物存在、一切从先验论出发的唯心主义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有生命力和战斗力。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今天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它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永葆青春,就是因为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但是,创新和发展,决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决不能超越客观的历史规律,决不能违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新的时代特征以及本国的国情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既得到了继承,又得到了发展,先后出现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样两种形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始终没有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