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心得体会?

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中国名城,但我最感兴趣的应该是杭州和苏州。打从小时候起,每个暑假看的最多的是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里面的白娘子与许仙每每漫步于断桥苏堤雷锋塔下,还有西湖夕照,我就会产生一种人间仙境的感觉,进而无比神往。

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断桥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经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

中西璧合的文化?

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中西合璧,即比喻中国和西洋的好东西合到一块。在河北石家庄,算是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中西合璧”。这样一个建筑,一半形似北京天坛祈年殿,另一半形似美国国会大厦。无疑,两半都是好东西,都是两国的地标性建筑。然而,中西虽没错,合璧却不然。

据悉,前几年,这个“景区”很火。人们都是冲着这个独特奇葩的建筑而来。与此同时,在它旁边的影视基地里也拍了多部影视作品。但是好景不长,短短几年,新鲜感一过,这里迅速就变得门可罗雀。这次所见,“景区”里面杂草丛生,建筑破败,一片荒凉景象。

传统认识里,旅游就是去看“稀罕儿”。或许,设计师在建造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的初衷是好的。既想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同时又能成为影视基地。但事与愿违,这种多盲目、少理性的一半一半的建筑形式,既破坏了中国天坛的恢宏磅礴气势,又使美国国会大厦形态怪异。生硬合体,不伦不类,注定了这座建筑最后荒废的命运。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旅游消费的影响(中西文化差异对旅游需求的影响有哪些?)

中西合璧之于建筑设计师,其意图就是希望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相互撞击,以此来确立属于这个空间的和谐和审美。本来就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碰撞的结果可以有两种:一是格格不入,二是互相融合。我们需要的是后者,也是大众的口味。

中西方旅游消费行为有哪些文化差异?

西方起步早,现已较成熟;中国起步晚,发展迅速,但旅游消费结构很不合理。

就拿购物来说,国际上购物占旅游总消费低于30%就算不合理,到中国的旅游者购物消费只有30%多一点点,很快就到警戒线。

而中国人到外国旅游却是大把大把的购物。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中国在国际旅游业方面将会形成逆差,并且持续扩大。

我回答了之后才看到那个2000字的论文,你认为有人会为10分写2000字吗?还是建议你多查点这方面的资料自己动手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