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宣宗谥号宣帝有什么区别?
庙号是皇帝死后立在太庙的牌位,谥号是后人对死去皇帝的一生的评价
明仁宗的年号是什么?
明仁宗的年号是洪熙。明仁宗朱高炽是大明王朝的第四位皇帝。是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的长子。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民生,施行仁政。敕免了许多建文皇帝旧部及靖难后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是一位体恤民生的皇帝,可惜在位时间只有一年。
宣德帝谥号?
他的谥号是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谥号是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宣德帝朱瞻基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浦)、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谁能解释一下明神宗的谥号?
明朝皇帝谥号均以“天道”开头,比如,朱元璋是“开天行道……”、朱棣 是“启天弘道……”、后面还有敬天体道、宪天崇道、法天立道、承天达道、契天隆道等等,神宗朱翊钧的就是“范天合道”,明皇室自堂堂蒙元手中豪取万里江山,自朱元璋以降,列代皇帝均气节刚烈之辈,皆以天道自诩。 而后的四个字是描述皇帝性情的,可以选取的字就那么几个,自古谥法基本没有例外:“明纯诚德英神圣仁敬中正英肃睿毅哲渊懿宽敦简恭孝笃”,明代是于此选四字以概括皇帝性情,这不是乱选的,必须严格按照起居注中索记载的皇帝言行举止、暗合其性情来选取,礼部官员为了这四个字可能要讨论数个月。 随后的八个字是一部分,是阐述皇帝生前功绩的,当然,也是有定式的,通常从文、武、仁、德、孝、功、运七个方面选择其中四个方面来阐述,比如,朱瞻基的“钦文昭武宽仁纯孝”、朱祁镇的“昭文宪武至德广孝”、朱厚照的“昭德显功弘文思孝”等等,神宗朱翊钧的就是“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意思是说,朱翊钧这皇帝当得使文“光”、使武”章(彰)“、以仁“安邦”、以孝“止”纷争。 最后在皇帝之前的最后一个字,就是最为重要的谥字,这谥法是有更加严格的规定的,比如:慈惠爱民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叡德曰武、圣闻周达曰昭、圣善周闻曰宣、恭仁短折曰哀、章、克敌服远曰桓等等,而扬文彰武(暗合前面的“光文章武”),就是“显”。 明神宗的“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的谥号就是这个意思。
明宣宗 国号?
宣德!
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一说出生于1398年3月16日),号长春真人 ,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年5月29日-1435年1月31日在位),年号"宣德"。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去世,终年三十八岁,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景陵。 著《明宣宗御制乐府》一卷,至今已佚,存词二首。 传位长子朱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