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文旅的八种主要形式和业态?
01 、夜市
夜市在“夜经济”中的主角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它是夜间高频消费场所以及游客、市民夜间出游的必选方案。如浙江杭州河坊街夜市、河南开封鼓楼广场、陕西西安风味小吃街都已是备受游客推崇的夜市品牌。
夜市是城市烟火味的集中代表,它代表的是“吃”“买”“逛”“玩”的多彩生活,是城市活力重要体现。利用夜市发展城市“夜经济”,政府扶持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夜经济制定相关政策予以支持和引导,对业态、业户及经营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将宏观指导和市场机制进行有机结合。
02 、演艺
作为近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典型业态之一,演艺业已经成为留住游客、带动夜间消费的重要动力。白天看美景,夜间看演出,已成为不少游客的旅游方式之一。
因此旅游演艺要不断提质优化,成为当地拉动夜间经济,助热旅游消费的新动能。
03 、景区
景区要抓住游客的心,就要在时间停留度上下功夫,景区夜游自然是一个强大的吸引力,但是千篇一律的夜游对游客而言也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景区夜游要有地方特色,从当地风土人情、人文风貌等出发,打造充满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夜经济,避免同质化问题。
04 、节事
举办节庆和活动是历来是吸引人流、聚集人气的重要手段,夜间节事是文化新载体以及城市新名片,一场夜间主题节事活动,可以成为城市夜经济的爆点。
发展城市夜经济,需要积极打造一批品牌夜间节庆活动为夜间经济发展添砖加瓦。通过夜间节庆活动的展开,为城市构建差异化的吸引力,塑造区别于他地的特色夜经济。
05 、街区
街区是夜间高频消费区与网红打卡潜力地。在发展“夜经济”的大背景下,街区可以优先布局引进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健身、旅游等多种新兴时尚业态,并举办趣味活动,形成城市夜经济的有力补充。
商业街区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将各样的业态有效组合,以出色的逛街场景和氛围,用心营造出一副“夜经济”消费图景。
06 、场馆
为发展夜经济,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不少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开放了夜场,文化场馆成为城市夜生活新的风景线。当然目前国内博物馆的夜间开放多是集中在节日期间,夜间活动的内容如何跟文化场馆的文化相匹配,而不是简单的灯光秀、展示陈列等内容,是对这类场馆夜间开放更高层次的需求。
07 、古镇
古镇应该是夜经济最有特色、最有韵味的体现之地了,或是江南水镇,或是偏安一隅的民族古镇,这些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都可以从夜晚寻求突破。从赏夜色到夜生活,从夜赏古镇到与夜晚的古镇互动,这些都赋予夜经济新的内涵。
08 、乡村
发展乡村夜游,提高游客在乡村的参与度和逗留时间,释放夜间经济巨大的潜能。
乡村在发展“夜经济”中一定要有乡村味道,具备当地特色,有乡村的文化品位,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不要一味地模仿城市当中的夜生活项目,乡村的优势在于生态环境好、自然资源种类丰富、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乡村夜经济要充分利用乡村自有特色,结合科技、创意、艺术等手段营造丰富的夜生活体验项目。
融创文旅城的业主晚上睡得着吗?
融创文旅城是一个比较大的小区,配套齐全,设施先进,小区环境安静,晚上业主能睡着是没问题的。
2020年广西旅游数据报告?
据统计,2020年全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61亿人次,同比恢复75.5%,旅游总消费7267.53亿元,同比恢复71%。
今年,广西将继续提振文化旅游消费。指导和支持南宁、桂林等市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围绕“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发展战略,开展“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广西人游广西”“冬游广西”“广西全域旅游大集市”等系列宣传促销活动,适时推出各类特色旅游线路产品组合和优惠政策,指导开展夜游景区、夜间演艺、夜游街区等广西夜间文化旅游活动,培育文旅消费热点,提振文旅消费市场。
文旅商业十大策略?
1、拓宽消费群体,提升消费品质;
2、增加文旅地区的生态资源;
3、提升文旅形象,打造名牌产品;
4、构建文旅品牌定位,提升营销影响力;
5、重视文旅商业文化建设;
6、建立文旅商业产业体系;
7、搭建文旅商业服务体系;
8、探索文旅商业模式创新;
9、构建文旅商业网络优化;
10、加强文旅商业投资管理。
沉浸式文旅什么意思?
1、沉浸式文旅就是以增强体验感、代入感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2、随着文化消费升级,用户对沉浸式、体验式文化产品需求不断增强,沉浸式体验产品和项目成为进一步拉动文化消费的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