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骞任过什么校尉?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于大汉帝都长安,归葬汉中故里。

元朔六年(前123年)二月和四月,大将军卫青,两次出兵进攻匈奴。汉武帝命张骞以校尉,从大军出击漠北。元狩二年(前121年),张骞奉命与“飞将军”李广,率军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地区),进击匈奴。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命张骞为中郎将,第二次出使西域,联合乌孙抗击匈奴。张骞派遣副使分别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阗、扜弥等国展开外交活动,足迹遍及中亚、西南亚各地,最远的使者到达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和北非,长久以来西北边防的隐患逐渐消弭。

二、张骞使西域全部译文?

(译文) 去大宛国的足迹,出自于张骞。张骞是汉中人氏,建元 (汉武帝年号) 中做了郎官。此时,汉武帝询问了匈奴投降汉朝的人,那些人都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用月氏王的头骨作饮酒器具。月氏人逃跑了,时常仇恨匈奴,却没有人与他们一起去攻打匈奴。这时,汉朝正打算灭掉匈奴,听说了这些话,就想派使者和月氏国相通,但是,去月氏必然要经过匈奴那地方。于是,便招募能够担任出使的人。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而出使月氏,他与堂邑县一人家从前的胡人奴仆名甘父的一同走出陇西。在路经匈奴时,匈奴将他们捉了去,就将他们带到单于那里。单于将他们扣留住,说: “月氏国在我的北面,汉朝怎么能够通往使臣。假如我出使越国,那汉朝肯听从我吗?” 于是,把张骞留在匈奴十多年。给他娶妻,生了儿子,然而张骞没有丢失手中所拿的出使符节。在匈奴居住久了,匈奴看管他愈来愈宽松。张骞因此与他的手下人向月氏逃亡。向西走了几十天,到达大宛国。

大宛国早就听说汉朝物产富饶,打算相通而没有办到。见了张骞,很高兴地问道: “你打算往哪里去呀?” 张骞说: “我替汉朝出使月氏国,途中被匈奴捉去,阻止我前行,而今我逃亡到你们这里,只有请大王你派人引导护送我。如我能到达月氏,返回汉朝,汉朝必定赠送你很多财物,这是不用多说的。” 大宛也认为是这样,便遣送张骞。为张骞发出驿站向导,一直到康居。康居又转送他到大月氏。大月氏的国王已被匈奴杀了,立了国王的太子为王,已经臣服大夏国而为君主。这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很少贼寇,其志向是安居乐业。月氏又自认为远离汉朝,一点没有要报复匈奴的意思。张骞又从月氏到大夏,竟然得不到月氏的复仇意向。张骞在此留住一年多,便返回汉朝,经过南山,打算从羌人地界回归,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一年多。单于死了,匈奴中的左谷蠡王攻太子而自己立为王,匈奴国发生内乱。张骞便和他的胡人妻子及堂邑父一起逃亡回到汉朝。汉朝封张骞做了太中大夫,堂邑父做了奉使君。

张骞这人力气很大,待人宽厚大量,讲信用,西域国的人很喜欢他。堂邑父本来是胡人,善于射箭,在出使途中,每遇到穷途末路时,他就射猎禽兽作为食物。当初,张骞出行时,所带的人是一百多,外出十三年,只有他二人得以回还。张骞亲身所到达的地方是: 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且,听说这些国的旁边还有大国五六个。所有这一切,张骞都对武帝作了汇报。说: “大宛国在匈奴的西南面,在汉的正西面,离汉可能有万里。他的习俗是务农的,百姓种田,田中种稻子和麦子。产葡萄酒,多良马,马出的汗是血色,这马的先祖是天马子。国中有城郭房屋。他所属的城邑,大大小小有七十多座。民众可能有几十万。他的兵器是弓箭、长矛,士兵是骑马射击。他的北面是康居,西面是大月氏,西南则是大夏,东北则是乌孙国,东面是扞罕和于阗。于阗西面的水流都向西流入西海; 他东面的水流就流入盐泽湖,盐泽湖水在地下潜流。盐泽湖的南面,就是黄河的源头出处了,那里多玉石,黄河流入中国。而且楼兰和姑师城就有城郭临近盐泽湖。盐泽湖离长安城可能有五千里。匈奴的右方就位于盐泽湖以东,一直到陇西的长城的南边,与羌相接,阻隔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

三、张骞凿空是什么意思?

张骞凿空意思是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也打开了双方交流的道路,这就好像在地上凿开了一条新道路一样。张骞是人名,他是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主要的成就是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也就是丝绸之路。凿的意思是开通,空同孔。凿空的意思是开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