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斗和升谁大?
一斗为十升,十斗为一石, 所以斗比升大
延伸“”中国古代计量方法极为精确,且为十进位制.即:一斗为十升,每升约重1.5公斤;一升为十合,每合重150克
二、在中国古建筑的斗拱中,斗和升的区别是?
中国古建筑的斗拱中,斗和升的区别是(上口开槽数量)不同。斗拱是中式古建筑中的一种构件,一般放在柱子上,用以支撑屋檐,由“斗”和“拱”两个基本部件组成。
“斗”原本是古代的一种上宽下窄的方型称量工具,一石(dan,音“淡”)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合(ge),我们常说的“日进斗金”、“北斗星”、“李白斗酒诗百篇”就是说的这种斗。斗拱结构中的斗,形状上类似这种缩小后的量斗。而“拱”则是一个“弓”型的弯木。斗上有挖出来的凹槽,拱就放在上面,然后在拱弯起的两端上再放上小一些的斗,小斗上再放拱,拱上再放斗,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个斗拱体系。而根据实际需要,斗拱体系可以有不同的规格和形式。
三、斗与升怎样换算?
“石、斗、升、合”等容积单位用以计量米或者麦等固体颗粒的体积,升和斗的换算关系是一斗等于十升。
四、斗和升的区别?
在古代,用于称米、麦等粮食的体积单位,按大小顺序是石(读dàn)、斗(读dǒu)、升(shēng )、合(读gě)四个。最常用的是斗和升,而石和合因太大、太小,基本不用。斗和升,一般都是用木头所制,上部和底部为四方形,底部封闭,上部开口,侧面的外观为等腰梯形。俗语称为方斗、方升。
有的地方,斗和升为竹篾或柳条编制,上部和底部为圆形,底部封闭,上面开口,侧面为上大下小的圆桶。俗语称为大斗、小升。无论是用哪种材质制作,斗和升的区别,主要是大小和容量不同。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借粮食、卖粮食的情况,一般是不称重,就用斗和升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