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的比重?

冰的密度(比重)是0.9×10³千克/立方米(kg/m³),物理意义就是一立方米的冰的质量为0.9×10³千克(kg);密度的物理意义就是由定义而来: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二、冰的密度随温度变化曲线?

它在4℃时密度最大。温度在4℃以上,液态水遵守一般热胀冷缩规律。4℃以下,原来水中呈线形分布的缩合分子中,出现一种像冰晶结构一样的似冰缔合分子,叫做"假冰晶体"。

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假冰晶体”的存在,降低了水的密度,这就是为什么水在4℃时密度最大,低于4℃密度又要减小的秘密。

三、冰的密度是多少?

冰的密度,是0.917克/立方厘米(毫升)。

冰,是水的固体形态。也就是说,冰,是一种固态形态的水。

当温度低于0℃的时候,水由液体形态变成固体形态。

冰的密度是多少国际单位(冰的密度是多少?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水的密度,通常是以1.0克/毫升计算。

因此,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四、冰的密度是多少啊?

0.92 g/cm³

冰,是由水分子有序排列形成的结晶,水分子间靠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非常“开阔”(低密度)的刚性结构。

最邻近水分子的O—O 核间距为0.276nm,O—O—O键角约为109°,十分接近理想四面体的键角109°28′。但仅是相邻而不直接结合的各水分子的O一O间距要大的多,最远的要达0.347nm。

五、冰的密度是0.9×10的三次方千克/立方米,读作甚么?它表示的额物理意义是什么?

读每立方米0.9×10的三次方千克,表示每立方米的冰重0.9×10的三次方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