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贾和商贾怎么区别?
商贾[gǔ]是古人对商人的一种称谓但最初“商”和“贾”是有区别的,有“行商坐贾”的说法。走街串巷贩卖货物的为“商”,有固定场所,坐着贩卖货物的为“贾”。后“商”和“贾”并用,泛指做生意的人。
二、商贾,典故?
商贾(shāng gǔ)是指商人。出自于韩愈《论今年权停选举状》:“今年虽旱,去岁大丰,商贾之家,必有储蓄。”
商朝时期,已有专门做买卖赚钱的群体。周朝灭商后政府允许商朝遗民继续做买卖,并称之为商人,当时商人受严密监视。其后商人地位一度有提高,但商鞅变法时期,秦国严厉打击商业,借此提高农业的地位,后来历代封建王朝沿用重农轻商的政策。唐朝时期,由于国家开放,商人地位再度提高。其后商人地位再次受打压,并形成“士农工商”的职业排名,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令商人地位严重受打击。中华民国时期,政府鼓励工商,商人地位大幅提升,更成为爱国救亡的主力军,至今商人已属于社会较上层的人物。
三、商贾的意思?
商贾,是古代对商人的称呼,释为行商坐贾,行走贩卖货物为商,住着出售货物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 指商人。 《周礼·天官·太宰》:“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郑玄 注:“行曰商,处曰贾。”《商君书·垦令》:“商贾少,则上不费粟。” 唐韩愈《论今年权停选举状》:“今年虽旱,去岁大丰,商贾之家,必有储蓄。” 明 赵振元《为袁氏祭袁石寓(袁可立子)宪副》:“简书眷为长城,哀江南之商贾。魂落瞿唐,梦摇滟滪。”《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公子吕预遣兵车十乘,扮作商贾模样,潜入京城,只等太叔兵动,便于城楼放火。”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许多大腹的商贾,和为算盘的辛苦而瘪干了的吃血鬼们,都更振起了精神在不稳定的金融风潮之下去投机,去操纵。”
四、商贾的“贾”念什么?
商贾的读音:shānggǔ商贾是古代对商人的称呼,释为行商坐贾,行走贩卖货物为商,住着出售货物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
五、商贾区别?
“商”就那些拿着货物穿街走巷的去贩卖货物的人,也就是说“商”需要游走在路上,从一个地方买进,到另一个地方卖出,用这种方式做生意的人。
而“贾”有固定的场所,坐着吆喝贩卖货物的人。只是后来因为“商”和“贾”之间混合的人越来越多了,不易区分,所以人民就统一称呼他们为“商贾”,就是指做生意的人。
六、商人和贾人有什么区别?
商有做买卖的意思,商人指做买卖的人;“贾”,本意是买卖,后泛指做买卖的人。“商贾”一词最初出现于巜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虽然商和贾都指做买卖的人,但经商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