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区别?非竞争性与非排他?
1、定义不同:
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换句话说,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以国防为例,尽管人口数量往往处于不断增长的状况,但没有任何人会因此而减少其所享受的国防安全保障。
非排他性是与排他性相对应的。排他性是指排斥他人消费的可能性,即如你在使用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使用,或当你能完全拥有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拥有。
2、侧重点不同:
非排他性重点强调该产品消费人群的范围,不排除任何一个人对它的消费。
非竞争性重点强调消费数量和质量,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并不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二、什么是指不完全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但具有较大外部收益的公共服务?
非基本公共服务是指不完全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但具有较大外部收益的公共服务。
非基本公共服务是指混合公共服务或政府为满足更高层次的社会公共需求而提供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如高于社会保险水平的高福利等等。
非基本公共服务内容:
非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准基本公共服务:为保障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所必须的、同时又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提供或运营的,但由于政府定价等原因而没有营利空间或营利空间较小,尚需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给予支持的公共服务。
非基本公共服务中的经营性公共服务:完全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的公共服务。政府不再直接提供这类服务,而是通过开放市场并加强监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和经营。
三、排他性和竞争性物品请各举例一个,并说明?
“私人物品”,指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即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如拥挤的收费道路等。
“公共物品”,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也就是说,不能排除人们使用一种公共物品,而且一个人享用一种公共物品并不减少另一个人对它的享用。如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等。
“共有资源”,指具有竞争性但没有排他性的物品。如拥挤的不收费道路等。
“自然垄断”,指具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的物品。如不拥挤的收费道路等。 综上, 判断是否为排他性看一些人付费享用该物品带来的利益是否能排除其他人(非付费)同时从该物品中获得利益 判断是否为竞争性看消费者的增加是否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四、准公共物品和纯粹公共物品分别是什么?
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拥挤的公路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
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拥挤的公路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
五、公共物品为什么说市场残缺?
(1)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2)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种不用购买就可以消费的行为称为搭便车。公共物品可以搭便车,消费者要消费不必花钱购买,公共物品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者不愿意生产。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就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资源配置失误,这种失误是由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起的,这就是市场失灵。
(3)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