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社合一通俗理解?

政社合一指的是人民公社,即既是行政组织同时又是经济组织,一个牌子履行两种完全不同的职能它就是政企合一的前身。

我国的集体经济组织最早叫合作社,如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等,后来又搞了人民公社(1958年开始),集合了上面所有的职能。人民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组织的基层单位。

扩展资料:

人民公社是在高级农业生产社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组成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建国初期我国是十分落后的农业国。国家采取通过人民公社体制优势实施“以农养工”和“用农民集体力量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策略,顺利实现了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

以集体优势建成了一大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业化基础的建立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今后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打下了坚实基础,人民公社在那个阶段的积极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但长期执行一种体制甚至僵化,那必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二、角场域是什么?

是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提出者是库尔特·考夫卡等。总体而言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

三、三公联动是什么?

三公联动也就是“三工联动”模式,具体是指社区政工干部、社工和志愿者(义工)在社区这个场域内,以联席会议制度为具体实现渠道,围绕社区居民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社区建设与治理活动,其目标是为了提高居民福祉,推动社区的自治与发展。其中,政工是指社区党组织和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

四、场域理论什么意思?

场域理论

简介: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场域是由社会成员按照特定的逻辑要求共同建设的,是社会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集中的符号竞争和个人策略的场所,这种竞争和策略的目的是生产有价值的符号商品,而符号商品的价值依赖于有关的消费者社会对它的归类,符号竞争的胜利意味着一种符号商品被判定为比其竞争对象拥有更多的价值。

五、儿童与社会包括哪些场域?

儿童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儿童个案工作、儿童小组工作、儿童社区工作,几大场域的儿童社会工作——家庭与儿童社会工作、学校与儿童社会工作、组织与儿童社会工作,间接的儿童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行政、儿童的机构设置,另有特殊儿童的专业服务、儿童权利的保护与发展等内容。

六、两个舆论场分别指什么?

“两个舆论场”由原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首次提出,指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等官方媒体形成的“官方舆论场”。一个是民间尤其是互联网中自媒体和各种论坛等形成的“民间舆论场”。

“两个舆论场”并不是两个独立的场域,而是以每个时期舆论环境不同为划分,产生出割裂或融合的趋势。

“两个舆论场”最理想的状态是完全重合,即媒体所报道的正是客观的事实,是老百姓关心的、迫切需求的信息。但是由于官方媒体的新闻议程社会和舆论偏向都控制在把关人手里,整个舆论传播是较为单向的,受众缺少反馈发声的机会。又因为官方舆论场传播的是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可能会忽略某些人民所关心的具体议题。而“民间舆论场”也因互联网的普及,“民间舆论场”话语权回归,其内在因沉默的螺旋,民众文化水平认知水平参次不齐等因素,存在着盲目从众,谣言等问题。因此“两个舆论场”存在割裂现象。

“两个舆论场”割裂现象的存在,阻碍了官方媒体对舆论引导的效率。因此倡导“两个舆论场”融合是趋势。例如可以用二者议题的融合的方式,让“民间舆论场”的议题更多的成为“官方舆论场”的议题。即想民众所想,关注民众所关注。除此之外,“官方媒体”还可以开设自己的独家栏目,来打造自己的“民间舆论场”。等方法来促进“两个舆论场”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