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溶液是纯净物吗?

溶液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指由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组成固定,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物质,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无固定组成和性质,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将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将所含物质加以分离。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如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溶质是碘单质,溶剂是酒精)。溶液一定属于混合物。空气、合金、饮料等都是混合物。

二、浓溶液和稀溶液有什么区别?

化学中稀溶液和浓溶液区分是通过质量分数或者浓度来判断的,往往物质不同,那么对应溶液的稀或浓的判断标准不一样,例如硫酸的质量分数超过70%为浓溶液,硝酸则为65%。

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物质在常温时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因此溶液也有三种状态,大气本身就是一种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混合物常称固溶体,如合金。一般溶液只是专指液体溶液。液体溶液包括两种,即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溶液和不能导电的非电解质溶液。所谓胶体溶液,更确切的说应称为溶胶。其中,溶质相当于分散质,溶剂相当于分散剂。在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有蔗糖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盐水、空气等。

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组成成分:

1.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例如:用盐和水配置盐水盐就是溶质)

2.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例如:用盐和水配置盐水'水就是溶剂)

3.两种溶液互溶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 。

溶液性质:

空气是溶液吗(空气是溶液吗还是溶剂)

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溶液分类: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化:

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对一切溶液适用)或降低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须升高温度,如石灰水)、蒸发溶剂(溶剂是液体时)能转化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剂(对一切溶液适用)或升高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降低温度,如石灰水)能转化为不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