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郑州人均可支配收入?
郑州市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61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87元,增长1.9%;人均消费性支出25450元,下降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83元,增长5.3%;人均消费性支出17518元,增长3.9%。
2021年河南省各市人口总人数?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河南省总人口数为99365519人,在全面总人口数中排名第三,占全国人口的7.0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5341952人。总体来看,新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河南省男女比例是多少?
男性占比51.16%,女性占比48.84%。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河南省流动人口规模大,外出人口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比例,是导致常住人口性别比降低的主要原因。
2.河南省常住人口有多少?
常住人口有9936.6万人,十年间增加534.2万人,增长5.68%,年平均增长率0.55%,增长率略高于全国,常住人口增长量在全国排名前五。

3.河南省老龄人口有多少?
河南省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8.0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13.49%。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地区或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进入老龄社会。据了解,我省从2000年初步进入老龄社会,近十年来老龄化进程加快,与全国老龄化程度相当。
二、郑州市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根据郑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郑州市总人数1260万人。从2010年的全省第三跃居第一,成为我省唯一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16个区县(市)中,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区县(市)有3个,分别是二七区、金水区和新郑市;在70万人至100万人之间的区县(市)有8个,分别是中原区、管城回族区、郑东新区、中牟县、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登封市;在50万人至70万人之间的区县(市)有3个,分别是惠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少于50万人的区县(市)有2个,分别是上街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10年吸引全省74%新增人口,郑州凭什么?

1.首先是规律使然,其次是政策导向,再者是郑州自身的竞争优势使然。
2.后发区域在赶超过程中,人口、资金、技术等核心要素向首位城市集聚,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由核心城市自身优势所决定的。其次是政策导向,2016年国家明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国家战略释放明确信号,郑州在区域中的地位提升,要承担国家职能,产业、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也将持续提升,这对于大企业进驻、招商引资、高端人才的积聚,都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3.同时,人口的流动,首先选择收入水平高、配套能力好的城市。郑州作为省会,拥有独特的政治、经济资源优势。作为枢纽城市,拥有良好的通达性、便利性,竞争的综合优势突出。喻新安认为,人口向郑州集聚的趋势还会继续,并将呈现加快势头。
从以上数据看出,河南省人口总数排名全国前三。而郑州市是当地吸引人口最多的城市,正处在最好发展时期的郑州,未来充满希望。
2020年河南省各行业收入标准?
2020年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出炉,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0239元,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6733元,多个指标均出现增长。2020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0239元,比2019年的67268元增加2971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2019年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年平均工资71351元,同比增长4.5%。
分行业门类看,2020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122314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94755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86681元,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74倍、1.35倍和1.23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3个行业分别是住宿和餐饮业43675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9073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9218元,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2.2%、69.9%和70.1%。
从增长速度看,2020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增速最高的3个行业依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分别增长7.3%、7.0%和6.8%。增速最低的3个行业依次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降3.0%,金融业下降1.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0.3%。
2020年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6733元,与2019年的43194元相比增加3539元,同比增长8.2%。
分行业门类看,2020年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为金融业68899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2670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0772元,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47倍,1.13倍和1.09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3个行业分别为住宿和餐饮业38195元,农、林、牧、渔业38624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9196元,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1.7%、82.6%和83.9% 。
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7962元,同比增长4.6%。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103515元,增长3.7%;专业技术人员70570元,增长4.0%;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53381元,增长5.4%;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46628元,增长3.7%;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52600元,增长4.3%。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高,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1.79倍;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平均工资最低,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80.4%;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22,与上年持平。
2020中国各省酒消费量排名?
前五名是上海,广东,浙江,天津,福建经济条件好的肯定是消费高点了,白酒的话应该是北方消费高点,因为天气寒冷,喝白酒可以抵御严寒,啤酒就南方的喝的有点多,因为天气热嘛,还有就是冬天白酒消费高点,啤酒天气凉了喝的人也比较有点少了。
2020年河南省高考文科人数?
2020年河南省高考总人数为115.8万人。其中文科考生为355173人。
文科考生600分及以上的人数有5041人,500-599分的有58953人, 400-499分的有100721人,300-399分的有106388人,200-299分的有70242人,101-199分的有13782人,100分及以下23人。
2021年度河南省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
2020年河南省158县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一个地方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虽然只是一个抽样数据,但是却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们河南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也排名靠后,和上海北京差距巨大。具体到我们省内部,差异也很大,最高的是最低的3倍以上。
金水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48506元,排名全省第一,金水区的多项数据在全省都是第一的存在。上街区,二七区,西工区,中原区,管城区,涧西区也超过4万元,整个河南也只有这7区的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相对于上海,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甚至同为中西部的成都等地,我们河南的这个数据不是特别理想。如果我们仅仅看县市的话,义马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但是也仅仅为31976元,巩义市,新郑市,新密市,荥阳市,济源市也超过3万元。整个河南也仅有这6个县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
我们可以看出,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的县市区,主要分布在郑州,洛阳,新乡,焦作,鹤壁,安阳,濮阳,三门峡,平顶山,许昌,漯河的市辖区。县市主要分布在豫中和豫西北。
我们最后来看下可支配收入比较低的县市区,全省有43个县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万元,其中台前县是全省唯一一个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5000元的县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低的主要分布在豫东北,豫东,豫南,豫西的伏牛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