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防护用品包括?

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医用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二级防护是针对传染病防控采取的防护级别之一,又称加强防护。

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非纺织类防护服分为几级?

级 气密性防护服

1.一般要求:需要与空气呼吸器及化学防护靴、手套配合使用。

2.主要应用:最高等级的呼吸和皮肤危害同时存在时,以及在未知危险环境中应用。

A级防护服能抵御工业生产中几乎所有危害化学品(包括气态、液态或固态),以及任何危险物质。固A级气密性防护服在国际上被誉为最强的防化服。整套服装必须配置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是长管式空气呼吸器,已达到密闭性。该类型防护服,必须定期对气密性进行检测,以保证使用中的安全。

B级 大量喷溅型防化服

1.一般要求:需要与空气呼吸器及化学防护靴、手套配合使用。

2.主要应用:最高等级的呼吸危害和较低等级的皮肤危害同时存在时。在已知对皮肤无影响或不能渗透,仅对呼吸系统造成威胁时配备。

B级防护服,要求呼吸防护等级达到A级,而皮肤防护等级相对低于A级,能够防止液态物质的渗透,但不能防止有害蒸气或气体的渗透。该类防护服,主要侧重于液态有毒物质防护,而非气态有毒物质。

二级防护应穿戴哪些防护用品(二级防护应穿戴哪些防护用品?)

C级 少量喷溅型防化服

1.一般要求:一般需要与过滤式防毒面具及化学防护靴、手套配合使用。

2.主要应用:较低的的呼吸危害和较低等级的皮肤危害同时存在时。在已知对皮肤无影响,并已了解环境中有毒物质成分及浓度时配备。

C级防护服,对皮肤防护等级与B级防护服相当,但呼吸防护等级相对低于B级。能够防止有毒液态物质的喷射,但不能防护有毒蒸气或气态物质。

D级 普通防护服

1.一般要求:适用于一般工作环境,对使用者可能接触到的有害粉尘、化学试剂起到最初级的防护作用。

2.主要应用:粉尘防护、少量低浓度化学液体喷溅。

D级防护服,低级防护服装,对皮肤及呼吸系统均不具备防护性能。在已知气体物质环境,对人体无害且无液体喷溅时配备。

二级和三级防护服区别?

1、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2、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