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学家对文化变迁的动力的解释?

文化变迁就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

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

二、了解东北历史与民族文化?

与东北地区的各族系、各民族的历史进程相伴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彼此交往中,各民族在经济生活、观念文化、风俗习惯等领域趋同的方面日益增多,如生产领域中各民族在农耕、畜牧、狩猎生产的技术和经验的趋同现象。在宗教信仰方面,东北先民信仰萨满教,成为跨民族的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那个时代东北先民宗教信仰的实际状况,成为今天研究古代人类精神文化的活化石。在东北地区的各民族中,先后有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都曾经创制、使用过本民族的文字,女真族、蒙古族、满族还曾经实施过民族教育。

东北地域文化包含着三种文化类型:一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二是中原文化、汉文化,三是异国文化。东北地区人类活动的遗址相当多,旧石器早期遗址遍布辽河、松花江流域,遗址文化类型与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特质完全一致。到了周代,东北各地的原始部族经过融和、迁徙,逐渐形成了很多分支。从原始社会一些部族的共同生活到现在,东北地区的原驻民的文化是中原文化,特别到汉代,汉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的主流。东北地区族群主要由三种人组成。第一种是流民,第二种是谪戍,第三种人是移民。这三种人均以山东、山西、河北为主,给东北地区带来了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为东北注入了新的文化。

三、文化属性跟本质有什么区别?

文化区别于不是文化的那些事物,文化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它的价值性,而这种价值性的判断主体则是人。也就是说,一切能成为文化的事物最基本的条件是它具备人所认同的价值,而本来能成为文化的事物却仅仅因为它不具备价值而被排斥在外。

文化是“人为的事实”,它可以传承、传播,是人类沟通的唯一渠道,也是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属性是对事物的一种刻画和描述,而本质属性是对一种事物区别于另一种事物的最基本的性质。

四、红山文化是黄帝文化吗?

红山文化的主要创立者是黄帝族群的祖族——黄人。公元前4000~前3000年的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木棱河(黄水流域)、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姓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姓族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