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家都在问

小行星,主要分布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围绕太阳旋转的为数众多的小天体从1925年起,新发现的小行星算出轨道后,要经过两次以上的冲日观测,才能赋与永久编号和专用名称,有的小行星用古代西方神话中的人物命名,有的则由发现者给与其他名称。目前有永久编号的小行星已达3000多颗。照相巡天观测发现亮度大 于照相星等21.2等的小行星有50万颗,小行星的总质量约2.1×1024克相当于地球质量的0.04%。小行星中最大的是谷神星,它的直径为1000公里,质量为(11.7±0.6)×1023克。除了 谷神星等几颗较大的小行星外,其他小行星的直径和质量都很小。

小行星的亮度有周期性变化,这是由于它们表面各部分的反照率不同及它们的自转引起的。小行星典型的自转周期为8-9 个小时,小行星的自转轴取向毫无规律,呈随机分布。少数较大的小行星可能是球状的,但大 多数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有的小行星还有自己的卫星。

绝大多数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内,轨道半长径界于2.2-3.2天文单位之间,平均为2.77天文单位,少数小行星的轨道半长径比火星小或比木星大。它们的偏心率和轨道倾角多界于大行星和慧星之间,平均为0.15和9.4°。小行星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它们的视亮度跟它们同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有关,也跟它们的表面反照率有关。最亮的小行星是灶神星,目视星等为6.5等。

二、小行星带是如何产生的?(假说)?

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的密集区域,估计此地带存在着50万颗小行星。关于形成的原因,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在太阳系形成初期,由于某种原因,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这个空挡地带未能积聚形成一颗大行星,结果留下了大批的小行星。

小行星带形成的原因至今没有一致说法在太阳系中,除了九颗大行星以外,还有成千上万颗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小天体,它们像九大行星一样,沿着椭圆形的轨道不停地围绕太阳公转。与九大行星相比,它们好像是微不足道的碎石头。这些小天体就是太阳系中的小行星。 太阳系天体中,除九大行星外,许许多多的小行星聚集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广阔空间里。

火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52天文单位,木星则是5.2天文单位。

绝大多数小行星都集中在2.17~3.64天文单位的空间区域里,平均值为2.77天文单位。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小行星带。

也有少量小行星的轨道长径比火星小,甚至比金星还小;另外一些小行星的轨道则跨出了木星轨道。据估计,小行星总数在50万颗以上,其中的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小行星带内。小行星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科学家。

很早就有的爆炸说认为:火星与木星之间原来有颗大行星,后来爆炸了,小行星带就是大行星爆炸后的碎片。可是,这颗假设中的大行星为什么要爆炸?能量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合理的解释。

另外一种碰撞说假定现在小行星带所占的空间中,原来存在5~10个与谷神星大小不相上下的“行星”,由于不断地碰撞而形成大量碎片。

三、小行星带位于哪俩个天体之间?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木星天体之间。小

行星,是指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绝大多数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

四、在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何处?

小行星,主要分布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围绕太阳旋转的为数众多的小天体。从1925年起,新发现的小行星算出轨道后,要经过两次以上的冲日观测,才能赋与永久编号和专用名称,有的小行星用古代西方神话中的人物命名,有的则由发现者给与其他名称。目前有永久编号的小行星已达3000多颗。照相巡天观测发现亮度大 于照相星等21.2等的小行星有50万颗,小行星的总质量约2.1×1024克相当于地球质量的0.04%。小行星中最大的是谷神星,它的直径为1000公里,质量为(11.7±0.6)×1023克。除了 谷神星等几颗较大的小行星外,其他小行星的直径和质量都很小。

小行星的亮度有周期性变化,这是由于它们表面各部分的反照率不同及它们的自转引起的。小行星典型的自转周期为8-9 个小时,小行星的自转轴取向毫无规律,呈随机分布。少数较大的小行星可能是球状的,但大 多数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有的小行星还有自己的卫星。

绝大多数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内,轨道半长径界于2.2-3.2天文单位之间,平均为2.77天文单位,少数小行星的轨道半长径比火星小或比木星大。它们的偏心率和轨道倾角多界于大行星和慧星之间,平均为0.15和9.4°。小行星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它们的视亮度跟它们同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有关,也跟它们的表面反照率有关。最亮的小行星是灶神星,目视星等为6.5等。

五、著名的小行星带位于哪两颗行星之间?

泻药

目前太阳系范围内主要有两个陨石带,,一个是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名字就叫做小行星带.还有一个位于冥王星轨道,叫做科伊博带.地球和金星之间是不存在陨石带。

所以题主问整个太阳系是否处于陨石带,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是。置于题主说的是外太阳系的陨石带的话,那么,不是。小行星有个定义是岩石类固体。外太阳系的大部分是脏雪球。处于冰冻线外,进入太阳系也不是小行星,而是彗星。

置于小行星撞地球,这事其实每天都有发生,自从地球四十多亿年前诞生到现在,不敢说每时每刻都有撞到,但流星也不少,大部分流星都可以算是小行星撞的。

划过夜空的是流星、彗星还是小行星?还傻傻分不清楚

注: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截至2018年在太阳系内一共已经发现了约127万颗小行星,但这可能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只有少数这些小行星的直径大于1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