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乘数计算公式?

它是是简单的收入—支出模型中的一个基本特征

公式如下:C=a+βY

式中a代表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就是当收入为0时,即使动用储蓄或借债也必须要有的基本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和Y的乘积表示由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上式的含义就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凯恩斯消费理论概述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是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一书中提出: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这一思想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Ct=a+b*Yt式中C表示总消费,Y表示总收入,下标t表示时期;a、b为参数。

参数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与1之间。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这一假说过于简单粗略,用于预测时误差较大。

扩展资料:

下面对乘数理论中,乘数做出阐述:

乘数是指每单位外生变量(如政府支出或银行储备)的变化所带来的引致变量的变动情况(如GDP或货币供应)。乘数是简单的收入—支出模型中的一个基本特征。

财政乘数是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三个乘数的统称,乘数就是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率。

GDP增加或减少的规模取决于乘数的大小,而乘数的大小,是由边际消费倾向所决定的,或者说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式中的m 代表货币乘数,△M,代表基础货币的改变量,△M 代表货币供给量的改变量。

全国平均消费倾向是怎么算的?

平均消费倾向,又称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用公式表示则是:APC=C/Y

  例如,一个社会收入为2万亿元,消费支出为1.5万亿元,平均消费倾向就是0.75(1.5/2)。

常用有两个指标名词解释:(1)平均消费倾向,指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计算公式为名词解释:

平均消费倾向=一定时期内居民家庭消费支岀总额/同期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决额。

(2)边际消费倾向,指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增加量占收入增量的比重。计算公式为名词解释:

边际消费倾向=一定时期内居民家庭消费支岀总额增量/同期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总额增量。

一般来说,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倾向成反比。收入越高,消费倾向越低;收入越低,消费倾向越高。在收入既定的前提下,居民消费倾向越高,表明消费欲望越强烈,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大;反之,则相反。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小于1;平均消费倾向有可能大于1。

边际消费倾向怎么求?

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增减量与可支配收入增减量之比值,表示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它是与“边际储蓄倾向”相对应的概念。由于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故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也恒为1。通过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知道不同时间内可支配收入如何在储蓄与消费之间分配,但是,却不知道收入水平的任何已知变动如何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通过边际消费倾向则能观察到。在凯恩斯看来,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只将收入中的较小比例部分用于消费支出,而将其较大比例用于储蓄,边际消费倾向存在着递减的规律。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边际消费倾向

外文名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原理

MPC+MP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