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消费群体的特点?

第一,小镇青年

这类人群通常是20~30岁的年轻小伙子,主要生活在四线及以下城市。但是他们却“人在曹营心在汉”,紧追都市人群的消费潮流,追求高性价比。

第二,Z世代。

这部分人群以学生群体为主,大多是95/00后,集中生活在一二三线城市。

同大多数线下渠道担忧的那样,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热衷于网购剁手,线下似乎已经没有亮点能够吸引他们到店购物。

第三,精致妈妈。

这部分人群以孕期妈妈或者孩子未满12岁的年轻妈妈为主,主要生活在一二三线城市,有着较强的消费能力。

这部分人群生活的城市与上述的Z世代高度重合,所以她们也比较带有“圈子”感觉,分享消费与传播意识比较强,能够俘获这部分人群的芳心,对于门店可谓是免费的传播。

第四,新锐白领。

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25~35岁的年龄段,平时生活在一二三线城市,以公司职员、公务员、金融从业者等为主,消费能力较强。

注重品质生活,虽然高收入高消费,但属于隐性贫困人群;由于工作压力大,以及所处城市生活节奏快,愿意花钱买便利。

第五,资深中产。

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35~45岁的年龄段,平时生活在一二三线城市,以公司职员、公务员、金融从业者等为主,消费能力极强。

在消费过程中,注重体现个人品味;愿意享受线下消费带来的体验感,但同时又很理性。

第六,都市蓝领。

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25~45岁的年龄段,平时生活在一二三线城市,但是消费能力比不上新锐白领及资深中产两类消费群体。

主要居住于城市近郊,每天通勤时间长,在线娱乐时间久,由于他们的生活成本高,消费“被迫”理性,重视产品性价比。

第七,都市银发。

这部分人群主要是生活在一二三线城市的50岁以上人群。

第八,小镇中老年。

这部分人群主要是生活在四线及以下城市的35岁以上人群。

这是“小镇青年”未来的写照,深度跟随性消费,追求极致性价比,注重熟人社交,因为这部分人群的存在,大多以客情维系的店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b站用户群体消费特征?

1、用户群垂直

相比于其他的内容社区,B站的主要用户是“Z世代”的人群,也就是90-09年出生的一代人。据第三方统计数据,截至去年年底,B站近82%的用户是Z世代用户,大多数是中学生和大学生,是生长在互联网下的一代人。

值得一提的是,B站的用户都聚集在一二线城市,并且有较强的付费意愿,根据B站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上广的大学生和中学生,占B站用户的半壁江山。

2、用户群的文化特征

在B站中,无论是动漫这类传统的二次元内容,还是时尚、美妆、电影评论等互联网主流内容,还是乐器教学、ASMR或者是量子物理这类非常小众内容都能找到大量的内容及讨论。B站内容已经非常综合多元,可以说涵盖了Z世代人群兴趣的各个方面,是新生代网生文化的一个重要起源与放大器。

3、用户群的粘度

B站的用户群年龄层高度集中,消费能力高,有较好的付费意愿,且核心用户一直很稳定,高活跃,几乎所有的弹幕类社区都不是B站的对手。这样的用户群是具有高粘度的。

用户的高活跃不仅是指在B站内部社区活跃,B站的活跃用户往往在全网各个平台及论坛都异常活跃,也正是因此,B站的文化常常能够影响这个互联网的线上文化。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如今许多网络流行语(如前方高能、福利、老司机等),前期传播中均大量依靠B站弹幕。

z世代是怎么来的?

该词语的称谓最早可以追溯到发表于1999年第5期《中国青年研究》上的一篇短文-《最新人群-“Z世代”的生存状态》,文中提及将1980-1984年出生的一批青年人命名为“Z世代”(即最早的一批80后青年)。

“Z世代”,网络释义为:1995年-2009年间出生,“既有全球性又有深刻民族认同”的一代人。

他们的显著特点是“高度依赖互联网生活”,“通过互联网来改变命运,通过互联网来创造自己的想象,通过互联网来构筑自己的生活圈”。

z时代的特点是什么?

z世代的娱乐消费主要有三个特点。


首先,Z世代有圈层文化,娱乐消费更加垂直,喜爱种草,分享经济,用消费行为交换“社交货币”,同辈归属感较强,通过兴趣爱好结实朋友,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变得更喜欢用自成一派的语言逻辑和体系建立起自己的社群。其次,z世代常以精神消费为驱动的实体消费,如明星周边、IP手办。Z世代购买力与自主消费意识强,有购物话语权和支配权。在优质物质生活下,Z世代更愿意为兴趣买单,更喜欢情感代入感强的产品。Z世代会用物质消费建立人设标签,缺少品牌忠诚,消费注重品质、消费存在认同感,会带有很强的自身的标签特色,变得更希望用消费表达自己的价值观。


Z世代人群的消费和需求是厚为资本基金关注的重点。针对这部分人群,黄诗淇看好社交、音视频平台,还看好持续打造并不断更新受年轻人青睐的IP产品,以及IP+KOL+品牌带货闭环(如芒果TV的大芒计划)、效果电商平台。


另外,在大会上,提到文化产业投资的五大趋势,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杭围绕互联网+影视、短视频、知识付费、动漫二次元以及教育和体育等泛文娱的五大方向进行了分析。


陈杭表示,动漫在海外是一个非常大的内容品类,但此前在中国始终没有发展起来,90后是看动漫长大的,当他们成为内容消费的主力军后,这个行业一定会快速发展。


“现在动漫二次元行业呈指数级增长,我们非常欣喜。”他说,“同时,动漫二次元可以开发出大量衍生品,譬如娃娃机、玩具,潮牌等。现在有一些公司,拥有多个IP,将IP和玩具、手办进行了结合,开了很多线下店。这个行业的宽度很大,我们也很看好。

Z世代的Z代表什么?

Z世代,通常指的是千禧一代(Gen Y)之后的青年群体,他们谙熟数字科技,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社交媒体的影响极大。另外,Z世代的成长对于消费市场的影响力也日益凸显。

Z世代是什么意思

其实说起z时代的话,这个就是来源于美国了,“Z”世代则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新新人类,95后~05后。,其实除了z世代,还有y世代,x世代,还有就是在台湾有人把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青年人分为“X”、“Y”和“Z”世代。

扩展资料:

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区别

千禧一代指生于1982年到2000年的人,见证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群体,而Z世代是指20世纪90年代中叶至2010年前出生的人,传说中的95后 ,与千禧一代相比,z世代也被称为互联网世代,也可以说,千禧一代是擅长使用网络,Z世代却是习惯使用网络,区别就是一个是后天培养,另一个是先天养成。

Z世代消费特征

毫无疑问,“Z世代”是热爱付费的一代。,95后兴趣十分多元,为兴趣付费已经成为越来越多95后的选择,同时95后比千禧一代更看重追求更加便利、快捷的生活,总之“Z”世代是由于时代发展出现的一批人群,她们有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其中有好也有坏,但在客观角度来说这群人还是促进了消费产业链的发展,成为了新的消费力量。

为什么称95后为z时代人?

所谓“Z世代”,来自于美国流行语,类似中国常说的“95后”,是西方对于世代的描述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从1995年到二十一世纪的最初十年出生的世代,在这段时间出生的人说到网络的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