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仪挟天子以令诸侯什么时间?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应该是来自《战国策.秦策》,当时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与伐韩的事情在秦惠王面前争论.张仪建议伐韩:“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这里张仪明确提出“据就鼎,安图籍”,其居心比之问鼎的楚庄王更加昭然.后面司马错也指出:“劫天子,恶名也”.显然,“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不具备丝毫辅佐天子的成分.
二、诸侯交纳贡赋标准?
西周的贡有两种,一种是邦国之贡,一种是万民之贡邦国之贡就是根据诸侯距国都的远近定为九畿,每畿都要向周王纳贡,故称为九贡。贡纳的数额根据各诸侯国封地大小而定。九贡收入的用途是“以待吊用”,即用于临时性支出。西周还有万民之贡。西周政府的太宰(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以九种职务任万民,民有固定的专职,就必须向周天子纳贡,故称万民之贡。万民之贡的用途是“以充府库”,就是收藏在国家仓库里,以备支用。
西周时代,根据对口供应和专赋专用的财政管理原则,制订了“九贡”,九贡以各地特产的实物缴纳,其内容包括:①祀贡,为牛、羊、猪等祭品用的性畜和包茅之类;②嫔贡,为皮、帛之类;③器贡,为银、铁、石磬、丹漆之类;④币贡,为绣帛或玉、马之类;⑤材贡,为櫄杆、栝、柏、筿之类;⑥货贡,为金、玉、龟、贝之类;⑦服贡,为、纻或玄绣、纤缟之类;⑧斿贡,为羽毛或燕好、珠玑、琅玕之类;⑨物贡,为其他可贡的方物特产。以上九贡,多规定有专门用途,如:祀贡专供祭祀之用;嫔贡专供王室接待宾客之用;器贡专供宗庙器具之用;材贡专供制作车辕箭弩之用;服贡专供制作祭服之用等等。
《周礼·天官·大宰》九赋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币余之赋。以九式均节财用:一曰祭祀之式,二曰宾客之式,三曰丧荒之式,四曰羞服之式,五曰工事之式,六曰币帛之式,七曰刍秣之式,八曰匪颁之式,九曰好用之式。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嫔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材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斿贡,九曰物贡。
三、有谁看过闫灵的《定诸侯》,请告诉我故事梗概?
小说梗概: 初,她不过是在山林中长大的方氏女弟子,从没想过会与这乱世有所交集,直到她遇上这个男人,他的爱淡然却又浓烈,本以为这份清淡的感情下,他们之间的关系仅止于此,然而当她打算放弃时,却发现世间的情感并非如此简单,他们依然可以浓烈如火。
破鬼八、巧夺边城、收南凉、夺北梁、大战汉西、平定岳东、四国争雄、逐鹿中原,她始终是他最好的幕后军师,他对她的信任不只是因为她是他的妻子。再娶让他们形同陌路,征战却让他们形如一人…… 天下英才辈出,到底谁才是最终的胜者?是直道天下,还是峰回路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