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献犀的故事?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异事》中写道:“至和中,交趾献麟,如牛而大,通身皆大鳞,首有一角考之记传,与麟不类,当时有谓之山犀者,然犀不言有鳞……今以予观之,殆天禄也。”

意思是说:交趾国献上麒麟,像牛一样大小,身上有鳞片,头上有一只犄角。但经过考察,并不是麒麟,有人说可能是犀牛,但犀牛身上没有鳞片。今天看来,应该就是天禄。

交趾,本意是中原人对南方荒蛮之族习俗的称谓,就是盘腿而坐的意思,后来才指代越南地区,大致范围为越南北部红河流域一带。

交趾是做什么的?

交趾”一词,最早出自《墨子·节用》里的那段记载,其文曰:“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北降幽都,东西之日所出入,莫不宾服 上古时代,在今天湘、粤交界处一带的人们因为有“卧时头向外、足在内而相交”的习惯,因此才称之为交趾。 说明他们床一般都是靠墙而放,睡觉的时候面朝外,小腿弯曲到身后(在内,应该靠墙那一面),然后脚相交。

又一说,交趾,又名交阯,中国古代地名,位于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交趾”一名在南越时代已有之。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交趾郡治交趾县即位于今越南河内。后来武帝在全国设立十三刺史部时,将包括交趾在内的7个郡分为交趾刺史部,后世称为交州。

交趾令是什么官?

交趾,又名交阯,中国古代地名,地域及其文化遗迹位。初期包括今广东省和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秦朝以后,交趾郡为今越南北部。“交趾”一名在南越时代已有之。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交趾郡治交趾县即位于今越南河内。后来汉武帝在全国设立十三刺史部时,将包括交趾在内的7个郡分为交趾刺史部,后世称为交州

交趾令就是交趾的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