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12月29日,文旅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布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公告,公告称,为经综合研究,确定了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以下简称“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以下简称“试点城市”)名单,现予以公布

公告表示,将督促示范城市、试点城市加强对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工作方案,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特色发展,积极培育壮大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和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家都在问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湖南将通过实施“25553”,力争到2025年,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128元,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分别达到100、307平方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3%左右;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9%左右。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320万人以上,带动就业人数达到960万人以上。


实施“25553”即:实施艺术创作精品工程、文旅人才培养工程“两项工程”;构建现代公共文旅服务体系、现代文旅资源保护利用体系、现代文旅产业创新体系、现代文旅市场管理体系、现代文旅传播推广体系“五个体系”;打造建设长株潭伟人故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板块、环洞庭湖湿地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板块、大湘西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板块、雪峰山抗战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板块、大湘南休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板块“五大板块”;与周边省份共建湘赣边区红色旅游协作区、湘鄂赣天岳幕阜山文化旅游协作区、湘鄂渝黔武陵山文化旅游协作区、湘粤南岭文化旅游协作区、湘桂崀山文化旅游协作区“五大协作区”;建设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走廊、大湘东红色文化旅游走廊、长征文化旅游走廊“三个走廊”。


禹新荣表示,2021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通过一系列活动和举措不断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主要包括:


1、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会、推进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和湘赣边红色旅游融合创新发展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创产业。


2、围绕建党100周年主题,突出抓好精品艺术创作,精心筹办好第七届湖南省艺术节,开展“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惠民活动,实施“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计划。


3、实施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等建设项目,创新实施全省群文创作精品扶持工程、文旅志愿服务示范性品牌建设系列活动。


4、做好重点文旅企业项目金融对接,加强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的调度和服务,深入开展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5、做好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推动省级大遗址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6、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建设一批精品民宿,深入推进“送客入村”,举办湖南特色文旅小镇发展论坛和四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加大全国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建设和宣传。


7、加强国内重点文旅市场营销,深化“锦绣潇湘”走进“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周,进一步提升“锦绣潇湘”品牌形象。


8、推进智慧文旅建设,加快文旅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文旅智库”,评选命名一批研学旅游基地。


9、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研究推动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遴选工作,持续完成文旅消费券发放工作。


10、全面提升治理能力,进一步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打非治违”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生产培训暨应急救援演练,全力办好湖南省阳光娱乐节、导游大赛、旅游饭店技能大赛、“宪法进宾馆(景区)”等活动。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全国的试点城市有哪些?

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硬币等价。换言之,数字人民币可以简单等同于现金人民币,只是形式不一样。

按照规划,第一批试点地区是雄安、深圳、苏州、成都以及北京冬奥会。

雄安

记者了解到,在雄安地区,有用户在当地农行成功申请开通了农行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名称为ABC-ANDROID)。该用户表示,“申请数字人民币钱包需等待两三天的“白名单”审核期,通过之后根据业务人员发送的下载链接和密码才可使用。”

苏州

与之类似,在苏州当地的建行也可以申请开通建行的数字人民币钱包,有成功申请的用户向记者表示,在向建设银行提出申请后,被加入白名单才可以下载钱包(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名称“熊猫”APP)。

北京

有媒体报道,北京地区部分国有大行开放数字人民币白名单申请,有些也可以通过线上渠道申请。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解到,上述银行并不是所有的营业网点都可以申请。农业银行朝阳区某支行工作人员表示,该网点暂时还不能受理开通数字人民币白名单业务;建设银行朝阳区某支行工作人员表示,该网点目前支持个人申请数字人民币,但是对公的可以,前提是需要在该行有账户。

成都

近日,工商银行成都分行表示,3月26日将采取随机抽签形式抽出6万名幸运儿,送出50元或20元两档数字人民币体验资金。农业银行成都分行推出了“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赢取戴森吹风机、话费!”的活动。据了解,以下用户可以参与此次活动:活动期间在农行掌银APP6.0版新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数字人民币钱包注册手机号与农行掌银注册手机号一致;农行掌银注册行为成都农行网点;收到我行短信邀约的客户。

上海、长沙可申请,长沙农行推出多种优惠活动推广

数字人民币第二批试点城市增加了上海、长沙、海南、青岛、大连、西安。

长沙

据了解,长沙地区客户可以联系当地农行网点添加白名单,注册掌银或者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后开通农行钱包。3月14日,农业银行湖南分行推出“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赢8.8元现金礼”活动。据了解,活动期内,长沙地区掌银用户通过农行掌银APP成功申领并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网点登记后通过掌银领取8.8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每周五统一向活动期内成功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客户发放8.8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此后不久,农业银行湖南分行联合长沙城发能源曙光路加油站推出优惠活动,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满228元以上即可立减60元,活动时间一直持续到4月14日。

上海

据多家媒体报道,国有六大行开始接受客户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的开通申请。

截至目前,青岛、海南、大连、西安是否可以受理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开通业务暂无公开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抽签、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短信等宣传推广方式,中国银行大连分行在微信视频号上发布了一条“#数字人民币#欢迎中行电子钱包”的内容,详细科普了数字人民币钱包的相关内容。

虽然在上述银行申请开通的数字人民币都是以手机APP为载体(即软钱包),但其实数字人民币还有多种形态的硬钱包。硬钱包不依赖网络的硬件载体,如可穿戴设备、可视卡、超级SIM卡等,可支持离线支付,使用场景更加广泛。2020年年底,北京冬奥会试点启动活动就展示了超薄卡钱包、可视卡钱包和徽章、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钱包等。

其中,可视卡最早落地测试是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的员工食堂,一名医生进行了体验,该卡片右上角有一个水墨屏窗口,不仅可以显示付款金额、余额、离线可用次数等,还可以实现点餐、消费、支付等功能。

2月,上海长征医院表示,未来将上线数字人民币可视卡“硬钱包”支付渠道。据介绍,该可视卡硬钱包因使用EPD电子显示技术,安全耐用。卡片无需充电,在支付端上碰一碰,即可完成支付,卡片右上角的显示屏上消费金额、卡片余额一目了然。只要家属为老人设置好卡片,老人带着这可视卡就可在医院内缴费,方便安全,这种脱离手机的可视卡式的硬钱包支付模式,为运用智能终端困难的人群使用数字人民币、跨越数字鸿沟提供了可能。

丽江有可能成为旅游大市吗?

丽江已经是旅游大市了。

疫情之前丽江2019年游客接待量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较“十二五”末翻了一番。

文旅深度融合方面,丽江打造推出了《纳西古乐》《印象丽江》《丽江千古情》《木府风云》等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最佳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等荣誉。

天津为什么能成为国家级消费城市?

因为天津的房价非常高,然后收入的话并不是很高,所以说这就是一个消费城市。

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湖南将通过实施“25553”,力争到2025年,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128元,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分别达到100、307平方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3%左右;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9%左右。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320万人以上,带动就业人数达到960万人以上。


实施“25553”即:实施艺术创作精品工程、文旅人才培养工程“两项工程”;构建现代公共文旅服务体系、现代文旅资源保护利用体系、现代文旅产业创新体系、现代文旅市场管理体系、现代文旅传播推广体系“五个体系”;打造建设长株潭伟人故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板块、环洞庭湖湿地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板块、大湘西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板块、雪峰山抗战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板块、大湘南休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板块“五大板块”;与周边省份共建湘赣边区红色旅游协作区、湘鄂赣天岳幕阜山文化旅游协作区、湘鄂渝黔武陵山文化旅游协作区、湘粤南岭文化旅游协作区、湘桂崀山文化旅游协作区“五大协作区”;建设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走廊、大湘东红色文化旅游走廊、长征文化旅游走廊“三个走廊”。


禹新荣表示,2021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通过一系列活动和举措不断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主要包括:


1、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会、推进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和湘赣边红色旅游融合创新发展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创产业。


2、围绕建党100周年主题,突出抓好精品艺术创作,精心筹办好第七届湖南省艺术节,开展“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惠民活动,实施“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计划。


3、实施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等建设项目,创新实施全省群文创作精品扶持工程、文旅志愿服务示范性品牌建设系列活动。


4、做好重点文旅企业项目金融对接,加强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的调度和服务,深入开展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5、做好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推动省级大遗址与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6、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建设一批精品民宿,深入推进“送客入村”,举办湖南特色文旅小镇发展论坛和四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加大全国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建设和宣传。


7、加强国内重点文旅市场营销,深化“锦绣潇湘”走进“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周,进一步提升“锦绣潇湘”品牌形象。


8、推进智慧文旅建设,加快文旅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文旅智库”,评选命名一批研学旅游基地。


9、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研究推动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遴选工作,持续完成文旅消费券发放工作。


10、全面提升治理能力,进一步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打非治违”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生产培训暨应急救援演练,全力办好湖南省阳光娱乐节、导游大赛、旅游饭店技能大赛、“宪法进宾馆(景区)”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