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子的真名叫什么?

孟子,名轲,字子舆,

汉族,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现山东邹城人。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主要是“以民为本”、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二、孟子字什么?

孟子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孟轲,字子舆,又字子居,见《汉书》并《孔从子》,又《圣证论》字子居。曾参字子舆,参当音参乘之骖,今读为森。子居或是车讹,车因舆讹。以讹传讹的顺序是:舆—车—居。根据这样的认识,可以得出明确结论,孟子字子舆。

三、孟子姓姬为什么叫孟子?

因为在春秋时代,女子称"姓",而男子称"氏",孟子是孟孙氏,而“子”则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所以孟子姓姬,但称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四、孟子是什么意思?

孟子字什么(孟子字什么名什么什么时期的人)

孟子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五、孟子字什么,名什么,是古时候的什么家和什么家?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六、孟子名字的来历和含义?

孟也不算是孟子的氏,只是孟子的氏的简称。关于孟子的家族,汉代赵岐在《孟子题辞》的记载最为可靠:“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从这段记载可知,孟子是鲁国三桓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本鲁桓公之后。

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鲁庄公继承鲁国国君;庶长子庆父,其后人称孟孙氏,庶次子叔牙,其后人称叔孙氏,嫡次子季友,其后人称季孙氏。孟孙、叔孙、季孙这几个氏是怎么确定的呢?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解释的很清楚:“此孟孙本出公子庆父之后,当称孟公孙,不言公者,省词。”根据刘宝楠的解释,孟孙是缩写,完整的氏应该是孟公孙(同理,叔孙应为叔公孙、季孙应为季公孙)。《白虎通》里对公孙有更进一步的解释:“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各以其王父字为氏。”根据《白虎通》,庆父为鲁桓公之子,称公子,庆父之子称公孙,从庆父之孙起,皆以公孙为氏。而孟、叔、季,是庆父、叔牙、季友兄弟的排行。

所以,孟孙氏,实际应该是孟公孙,孟是排行(嫡长子用伯,庶长子用孟),公孙才是氏。孟公孙氏,犹言公孙老大也。孟子既为孟孙氏之后,他的氏就应该是公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