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货物9大类?
、爆炸品
本类货物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二、压缩气体
压缩气体,是指在-50℃下加压时完全是气态的气体,包括临界温度低于或者等于-50℃的气体。高(低)压液化气体,是指在温度高于-50℃下加压时部分是液态的气体,包括临界温度在-50℃和+65℃之间的高压液化气体和临界温度高于+65℃的低压液化气体。
三、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是指易于挥发和燃烧的液态物质。其闪点(表示可燃液体性质指标之一)低于28.1°C的为一级易燃液体,极易燃烧和挥发,如汽油等。
四、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是指燃烧点低,遇火、受热、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后,极易引起急剧燃烧或爆炸的固态物质。有的某些易燃固体发生燃烧时还放出有毒气体。
五、氧化物
氧化物(Oxide)属于化合物(当然也一定是纯净物)。其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另一种若为金属元素,则称为金属氧化物;若另一种不为金属元素,则称之为非金属氧化物。
六、有毒物质
一般的定义为凡是以小剂量进入机体,通过化学或物理作用能够导致健康受损的物质。根据这一定义可知,有毒物质是相对的,剂量决定着一种成分是否有毒。
七、放射性物质
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发生衰变,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物质的这种性质叫作放射性。 放射性物质是那些能自然的向外辐射能量,发出射线的物质。
八、腐蚀品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九、其他危险品
危险物品,即由于其化学、物理或者毒性特性使其在生产、储存、装卸、运输过程中,容易导致火灾、爆炸或者中毒危险,可能引起人身伤亡、财产损害的物品。显然,这是从物品的性质上所作的界定。通常讲,危险物品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危化品分类分级标准?
化学危险品危险性分级:
1、根据固有特性和毒害程度分为:剧毒、高度、中等毒、低毒和微毒五级,分别用4,3,2,1,0表示。
2、根据燃烧危险性是指引起化学品燃烧的难易程度,分为0~4五级,不燃、可燃、易燃、高度易燃、极度易燃。
3、根据活性反应危害,危险性分级根据能量释放的难易、速度和数量,分为0~4五级
危化品名录?
物理危险
爆炸物:不稳定爆炸物、1.1、1.2、1.3、1.4。
易燃气体:类别 1、类别 2、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 A、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 B。
气溶胶(又称气雾剂):类别 1。
氧化性气体:类别 1。
加压气体: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溶解气体。
易燃液体:类别 1、类别 2、类别 3。
易燃固体:类别 1、类别 2。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A 型、B 型、C 型、D 型、E 型。
自燃液体:类别 1。
自燃固体:类别 1。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类别 1、类别 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 1、类别 2、类别 3。
氧化性液体:类别 1、类别 2、类别 3。
氧化性固体:类别 1、类别 2、类别 3。
有机过氧化物:A 型、B 型、C 型、D 型、E 型、F 型。
金属腐蚀物:类别 1。
2.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类别 1、类别 2、类别 3。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1A、类别 1B、类别 1C、类别 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 1、类别 2A、类别 2B。
呼吸道或皮肤致敏:呼吸道致敏物 1A、呼吸道致敏物 1B、皮肤致敏物 1A、皮肤致敏物 1B。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 1A、类别 1B、类别 2。
致癌性:类别 1A、类别 1B、类别 2。
生殖毒性:类别 1A、类别 1B、类别 2、附加类别。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 1、类别 2、类别 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 1、类别 2。
吸入危害:类别 1。 3.环境危害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 1、类别 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 1、类别 2、类别 3。
危害臭氧层:类别 1。
危险品化学品目录8类危险品哪些?
危险化学品8类包括:
一、爆炸品
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三、易燃液体
四、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五、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
六、有毒品
七、放射性物品
八、腐蚀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扩展资料:
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1.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
(1)替代
(2)密闭
(3)惰性气体保护.
(4)通风置换.
(5)安全监测及连锁。
2.消除点火源
能引发事故的火源有明火、高温表面、冲击、摩擦、自燃、发热、电气、静电火花、化学反应热、光线照射等,具体做法有:
(1)控制明火和高温表面
(2)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
(3)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
3.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
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包括阻火装置、阻火设施、防爆泄压装置及防火防爆分隔等。
危险化学品包括什么?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废弃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有:液化气、管道煤气、香蕉水等油漆稀释剂、汽油、苯、甲醛、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氟化氢、强酸、强碱、农药杀虫剂等。这些危险品会令人眼鼻刺痛、流泪不止、头晕、恶心胸闷和呼吸不畅等,严重者会因此缺氧死亡。
如何应急■ 被危险化学品伤害时,应马上送往医院救治,不得延误。
■ 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后,应马上用手帕、餐巾纸、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品浸湿捂住口鼻,判断毒源与风向,沿上风路线,迅速撤离现场。
■ 严禁明火,以免发生爆炸。
■ 看见被遗弃的化学品,不要触碰,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说清发现地点、包装字样、大概数量以及是否有气味等具体情况。
■ 遇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事故,应尽快撤离现场,立即拨打报警电话。经过的机动车驾驶员要听从指挥,有序驾驶,离开事故现场。
■ 住宅小区施工中发现有异味土壤时,应马上拨打该区值班电话说明情况,同时在其周围设置警戒线或警示标志。在异味土壤未清理之前,周围居民和单位不要开窗通风,以免污染室内空气造成危险。
特别提示■ 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源。
■ 居室内不要存放危险化学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携带危险化学品;如携带,交付相关管理人员后,方可乘坐。
■ 污染区及周边地区的居民,收到危险化学品污染通知后,应在食品和水源经检测无害之后,方可食用。
危险化学品定义是什么?
危险化学品定义 危险化学品是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特征 (1) 具有爆炸性、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 (2) 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和回收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 (3) 需要特别防护的。 一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上三个特征,即为危险品。 如果此类危险品为化学品,那么它就是危险化学品。 不同场合的称呼 不同场合的叫法危险化学品在不同的场合,叫法或者说称呼是不一样的,如在生产、经营、使用场所统称化学工业产品,一般不单称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都称为危险货物。在储存环节,一般又称为危险物品或危险品,当然做为危险货物、危险物品,除危险化学品外,还包括一些其他货物或物品。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中称呼也不一样,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称“危险物品”,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称“危险化学品”。 简单分类易制爆化学品 易制爆化学品指的是可以作为原料或辅料而制成爆炸品的化学品,通常此类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到公安部门管制。 如:硝酸钾、高锰酸钾、氯酸钾、硫酸、盐酸、硫、磷、铝、镁等。 易制毒化学品 易制毒化学品指的是可以作为原料或辅料而制成剧毒品的化学品,通常此类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到公安部门管制。(要与作为原料或辅料制成毒品的易制毒化学品,区分开。如:醋酸酐,麻黄碱等!) 如:盐酸、丙酮、氯仿、三氧化二砷等。 剧毒化学品 剧毒化学品指的是有剧毒的化学品,通常此类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到公安部门管制。 如氰化钾、三氯化磷、氰化钠、五氧化二钒等。 XZ化学品 XZ化学品指的是具有强烈毒性的化学品,比剧毒化学品更强,通常具有一定的扩散性。,通常此类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到公安部门管制。 如氰化钾、氰化钠、砷酸等。 易燃易爆化学品 所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系指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中以燃烧 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例如:液化石油气、硝化甘油、火箭燃料、三硝基甲苯(TNT炸药)、三乙基铝、过氧化氢等 编辑本段最新分类 按照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分类,共分3大类。详见国标! 复杂分类 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按中国目前已公布的法规、标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若干项,即: 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5项,其中有3项包含危险化学品,另外2项专指弹药等。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第2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第3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它分3项。 第1项:易燃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氢气、乙烷、乙烯、丙烯等。 第2项: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氩气、等。 第3项:有毒气体,如氯(液化的)、氨(液化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氢、氯化氢等。 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它分3项。 第1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乙醛、丙酮、乙酸甲酯等。 第2项: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