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鳍豚是海洋生物吗?

白鳍豚栖息地只有在中国长江,目前尚未发现野生白鳍豚踪迹,就算存活估计只有十来只

二、白海豚和白鳍豚区别?

一、白鳍豚

  白鳍豚属于鲸目 齿鲸亚目 白鳍豚科 白鳍豚属。

  白鳍豚是一种类似海豚而生活于江湖中的淡水哺乳动物,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眼小而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能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背鳍呈钝三角形,鳍肢与尾鳍均向水平方向平展。体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新生幼兽的体色比成体深。雌体腹部生殖裂两侧各有一个乳裂,雄体肛门前方有一个盲状小孔。截至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雌性个体长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个体长216厘米,重125千克。

  白鳍豚生活于长江中下游附近多沙洲,边滩并有大,小支流与干流相连的地段。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白鳍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

  白鳍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 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


白鳍豚

  二、中华白海豚

白鳍豚是中国什么特有的国宝白鳍豚是中国长江特有的国宝...(白鳍豚是中国 特有)

  中华白海豚属于鲸目 齿鲸亚目 海豚科 驼白海豚属。

  中华白海豚,属鲸豚类,是世界范围内最为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

  中华白海豚,也是中国海洋鲸豚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和淡水的白鳍豚、陆上的大熊猫、华南虎等都属同一保护级别。因而,人们称它为“海上大熊猫”、“海上国宝”。

  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其中在珠江流域分布数量最多。


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和白鳍豚在生物上的分类就是不同的,但是它们不止是外表上有差别,在生活的水域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说,白鳍豚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其中在珠江流域分布数量最多。

三、白鳍豚资料?

白暨豚科(学名:Lipotidae):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科水生动物,仅有一个物种即“白暨豚”(Lipotes vexillifer)。“暨”音 jì;媒体也常写作“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体呈纺锤形,体长1.5-2.5米,体重可达230千克。吻部似鸟喙般向前伸出,窄而长,吻尖略向上翘,约30厘米。额顶显著隆起,鼻孔长在头顶,呼吸时,头部先出水,喷出的水花不高。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体表背面呈青灰色,腹面为白色,尾鳍并不出水。

主要生活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善潜水。白暨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以淡水鱼类为食,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呼吸时,头部先出水,然后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游动2米后,再入水中。寿命可达30多年。

白暨豚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陆生动物进化而来,是世界上所有鲸类中数量最为稀少的一种。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更新发布,暂未确认白暨豚灭绝,保持原定评级“极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