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锣鼓王是谁?
陈佐辉1977年考入汕头戏曲学校,师承丁增钦学习锣鼓,后拜林炳和,陈镇锡为师,深入全面掌握潮州大锣鼓演奏方法,曾在广东民族乐团任团长(已退休),长期担任潮州大锣鼓司鼓,演奏刚柔并济,享誉海内外!其创作的《社庆》更是脍炙人口!他不单全面掌握潮州大锣鼓技法,对于海内外其他打击演奏也很擅长!具有岭南鼓王的美称。
百越之王是谁废除的?
百越之王是秦始皇废除的。
公元前214年,为了解决秦军的给养问题,秦始皇被迫命令征调大量民工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寓江水系,确保了秦军的粮草运输。灵渠全面开通的消息传到咸阳,秦始皇很快下令沿水路向前线运输粮食。粮草充足之后,征集“诸尝迪亡人、赘婿、贾人为兵”(“捕亡人”即逃亡的罪犯;赘婿(zhui xu)是指就婚于女方的贫苦人,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再次集中了30万大军向百越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平定了百越。随后秦军又渡海平定骆越(今越南北部和中部沿海地区),最后占领了全部岭南,并设置了南海(郡治番禺,今广州市)、桂林(郡治今广西桂平西南)、象郡(郡治日南,今越南中部顺化海口)三郡,又移民五十万守边、耕种,与越人杂居。
南越历代君主?
南越国,又称为南粤国,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是约公元前203年至前111年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全盛时疆域包括今天中国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南越国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时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岭南免遭战乱之苦。南越国君主推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中原人和南越国内越人之间的文化交融。
1、南越王赵佗 汉 (?~前137)

赵佗,(? 前137年),是秦汉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真定(正定)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香港、澳门及岭南地区确立政权的秦朝将领,为维护少数民族地区团结及统一做出了突出贡献。秦始皇统一中原后,开始了建立多民族统一中国的宏伟大业,他把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作为进军的首要目标。公元前218年,他派大将屠睢、……
2、赵婴齐 汉 (?~前113)
赵婴齐(?―公元前113年),南越文王赵眜(赵胡)之子,西汉诸侯国南越国第三任君主。赵婴齐初立太子,早年曾到长安充当侍卫。公元前122年,赵眜去世,赵婴齐返回南越继承王位。公元前113年,赵婴齐去世,谥号明王。赵婴齐死后,其太子赵兴继位,是为南越哀王。早年经历赵婴齐是南越文王赵眜(赵胡)之子,赵眜在……
3、赵兴 汉 (?~前112)
赵兴(?―公元前112年),南越明王赵婴齐次子,南越国第四任君主。公元前122年,赵婴齐继位后,立赵兴为太子。公元前113年,赵婴齐去世,赵兴继位,是为南越哀王,尊其母樛氏为王太后。公元前112年,丞相吕嘉等人发动叛乱,杀害赵兴以及其母樛太后。赵兴继位时年纪尚幼,无法控制曾是三朝丞相的吕嘉,最后在其……
4、赵建德 汉
赵建德,生卒年不详,南越明王赵婴齐次子,南越哀王赵兴异母兄,西汉时期南越国最后一代王,公元前112年―公元前111年在位。赵建德初封术阳侯。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国丞相吕嘉发动政变,杀害南越哀王赵兴,拥立赵建德为南越王。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朝派兵攻打南越国,擒获赵建德,南越国灭亡……
5、赵胡 汉 (?~前122)
赵眜(?―公元前122年),史料多作赵胡,南越武王赵佗之孙,赵仲始之子 ,西汉诸侯国南越国第二任君主,公元前137年―公元前122年在位。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赵眜继承王位。公元前122年,赵眜去世,谥号文王,葬于今广东省广州市解放北路象岗山,即著名的“南越王墓”。赵眜死后,由其子赵婴齐继位。……
岭南包括哪些地方?
秦末汉初,岭南属于南越国(我大概知道为什么广州有南越王墓了)。大致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区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