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客人均用水量标准?

第一阶梯:每年每户用水量0-120立方米,4.74元/立方米

第二阶梯:每年每户用水量121-180立方米,6.47元/立方米

第三阶梯:每年每户用水量180立方米以上,11.66元/立方米 非居民用水行政事业用水,工商企业用水,宾馆、餐饮服务用水,7.87元/立方米 特种行业用水以水为主要原料的制造业、特种服务业的用水,43.73元/立方米

二、大家都在问

1. 旅游资源容量

仅就资源本身的容纳能力而言,极限值的取得较为简单,以资源的空间规模除以每人最低空间标准,即可得到资源的极限时点容量,再根据人均每次利用时间和资源每日的开放时间,就可得出资源的极限日容量。

式中:C为极限容量;

T为每日开发时间;

To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A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Ao为每人最低空间规模。

2. 旅游感知容量

由于影响旅游者个人空间因素复杂多样,大多数情况下难以有一个使所有旅游者都能满足的个人空间值(基本空间标准)。因此,旅游者平均满足程度达到最大时的个人空间值,就被作为旅游资源合理容量或旅游感知容量计算时的基本空间标准。相应测量公式为:

式中:Cp为时点容量;

Cr为日容量;

A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σ为基本空间标准;

K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

T为每日开发时间;

To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3. 生态容量

对于无需由人工处理方法处理部分旅游污染物的旅游地,其旅游的生态容量量测公式为:

式中:Fo为生态容量(日容量),即每日接待游客的最大允许值;

Pi为每位旅游者一天内产生的第i种污染物量;

Si为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吸收第i种污染物量,量/日;

Ti为各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一般取一天,对于非景区内的污染物,可略大于一天,但累积的污染物至迟应在一年内完全净化;

n为旅游污染物种类数。

在绝大多数旅游地,旅游污染物的产出量都超出旅游地生态系统的净化与吸收能力,因而一般都要对污染物进行人工处理。在用人工方法处理旅游污染物的情况下,旅游地可以接待旅游量的能力会明显扩大,这种扩大了的旅游接待能力同原有生态环境限制下的旅游接待能力(生态容量)已不一样,可以称之为扩展性旅游生态容量,其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Fo为扩展性生态容量(日容量);

Qi为每天人工处理掉得第i种污染物量;

其它符号意义同生态容量计算公式。

4. 经济发展容量

决定经发展容量的因素很多,可分为两个方面:旅游内部经济因素,即旅游设施;旅游外部经济因素,即基础设施、支持性产业等等。一般来说,只要旅游资源丰富并具吸引力,旅游需求充足。则发展旅游业获益较大,旅游设施、相关基础设施及支持性产业节能较快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就满足旅游者的基本要求而论,当地经济发展容量的大小可以食宿与娱乐设施的供给能力为指标,其中又以食宿为基本的方面,二者所决定的旅游容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Ce为主副食供应能力所决定的旅游容量,日容量;

Cb为住宿床位决定的旅游容量,日容量;

Di为第i种食物的日供应量;

Ei为每人每日对第i种食物的需求量;

Bj为第j类住宿设施床位数;

m 为游人所耗食物的种类数;

j为住宿设施的种类数。

5. 旅游地容量

旅游地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是从各个景区的容量和景区间连接道路的容量和得来。测量公式如下:

式中:T为旅游地容量;

Di为第i旅游景区容量;

Si为第i旅游景点容量;

Ri位第i旅游景区内道路容量;

m、n、p分别为景区、景点数、景区内道路条数;

旅游人均消费对旅游消费的影响(旅游者人均消费额)

C为非活动区接纳游人量。

三、旅游合理容量的日容量公式?

1. 旅游资源容量

仅就资源本身的容纳能力而言,极限值的取得较为简单,以资源的空间规模除以每人最低空间标准,即可得到资源的极限时点容量,再根据人均每次利用时间和资源每日的开放时间,就可得出资源的极限日容量。

式中:C为极限容量;

T为每日开发时间;

To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A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Ao为每人最低空间规模。

2. 旅游感知容量

由于影响旅游者个人空间因素复杂多样,大多数情况下难以有一个使所有旅游者都能满足的个人空间值(基本空间标准)。因此,旅游者平均满足程度达到最大时的个人空间值,就被作为旅游资源合理容量或旅游感知容量计算时的基本空间标准。相应测量公式为:

式中:Cp为时点容量;

Cr为日容量;

A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σ为基本空间标准;

K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

T为每日开发时间;

To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3. 生态容量

对于无需由人工处理方法处理部分旅游污染物的旅游地,其旅游的生态容量量测公式为:

式中:Fo为生态容量(日容量),即每日接待游客的最大允许值;

Pi为每位旅游者一天内产生的第i种污染物量;

Si为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吸收第i种污染物量,量/日;

Ti为各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一般取一天,对于非景区内的污染物,可略大于一天,但累积的污染物至迟应在一年内完全净化;

n为旅游污染物种类数。

在绝大多数旅游地,旅游污染物的产出量都超出旅游地生态系统的净化与吸收能力,因而一般都要对污染物进行人工处理。在用人工方法处理旅游污染物的情况下,旅游地可以接待旅游量的能力会明显扩大,这种扩大了的旅游接待能力同原有生态环境限制下的旅游接待能力(生态容量)已不一样,可以称之为扩展性旅游生态容量,其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Fo为扩展性生态容量(日容量);

Qi为每天人工处理掉得第i种污染物量;

其它符号意义同生态容量计算公式。

4. 经济发展容量

决定经发展容量的因素很多,可分为两个方面:旅游内部经济因素,即旅游设施;旅游外部经济因素,即基础设施、支持性产业等等。一般来说,只要旅游资源丰富并具吸引力,旅游需求充足。则发展旅游业获益较大,旅游设施、相关基础设施及支持性产业节能较快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就满足旅游者的基本要求而论,当地经济发展容量的大小可以食宿与娱乐设施的供给能力为指标,其中又以食宿为基本的方面,二者所决定的旅游容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Ce为主副食供应能力所决定的旅游容量,日容量;

Cb为住宿床位决定的旅游容量,日容量;

Di为第i种食物的日供应量;

Ei为每人每日对第i种食物的需求量;

Bj为第j类住宿设施床位数;

m 为游人所耗食物的种类数;

j为住宿设施的种类数。

5. 旅游地容量

旅游地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是从各个景区的容量和景区间连接道路的容量和得来。测量公式如下:

式中:T为旅游地容量;

Di为第i旅游景区容量;

Si为第i旅游景点容量;

Ri位第i旅游景区内道路容量;

m、n、p分别为景区、景点数、景区内道路条数;

C为非活动区接纳游人量。

四、商务人士消费特点?

从消费特征和档次分析,商务旅游无疑是旅游的高端产品。与观光旅游者相比,商务旅游者具有消费能力强、消费倾向明显、重访率高、对配套设施要求较高、不受季节影响、停留时间较长等特征。   一是消费能力强,重质不重价。商务旅游者的交通和住宿餐饮等费用由公司支付,加上他们一般都是收入较高的阶层,因而商务旅游者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据调查,商务客人与观光客人的消费比约为2.5∶1)。较强的消费能力使得商务旅游者不太关注消费服务的价格,而更注重消费所带来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和服务质量,更注重服务的效率、品质、个性化及完善程度,更看重物有所值。   来华参加商务、会议活动的海外客人的人均天消费,比观光客人的人均天消费高出20%以上。   另外,国内商务客人的消费水平也比其他游客高,据北京市旅游局2001年进行的国内旅游调查,来京从事商务活动的国内旅游者的人均花费为1327.4元,比观光客人的人均消费高出42.2%。   二是消费倾向明显。资料表明,商务旅游者的消费项目中,住宿、餐饮、交通、会议、宴会、通讯等费用的支出比较稳定并占有较大比例。观光游览、购物和娱乐等消费则依商务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商务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配套设施完善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   三是重访率高。2003年,中国境外游客中,商务游客只占9.8%,但4次以上来华的就高达72.1%,远远高出观光客的33.9%;来北京的境内商务客人中,4次以上来京客人的所占比例比境外商务客人更高。   四是时间观念强,对商务配套设施需求大。商务游客旅行日程安排紧凑,强调效率,因此,他们希望旅行公司提供的商旅服务能统筹安排,提高效率、节约时间。近些年来,商务游客越来越追求快捷便利的现代化办公设施,据有关方面调查,10个国际商务客人中就有6人携带笔记本电脑,他们在酒店中使用传真比例高达97%,有超过50%的国际商务客人在差旅过程中使用互联网,因此,他们往往对办公地和住宿房间是否有宽带网比较计较。另外,商务客人对电子信箱、电传、国际直播电话等使用频率也较高。   五是散客为主,受季节影响小。统计表明,商务客人中散客居多,他们的主体是公司或机构的中高层管理者。商务客人旅行的主要目的是从事商务活动,完成商业目标。因此,旅行时间、旅行方式和目的地等在出行之前基本上已经确定。对商务客人来说,旅行意味着工作。   进行商务旅行是一种公务

五、2020年农村旅游消费总额?

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加快回暖。2020年全市观光园和乡村旅游的总接待人次为1877.5万人,总收入为25亿元。其中4季度观光园收入降幅较3季度收窄12.2个百分点,乡村旅游收入自疫情暴发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增长4.5%。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应用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促进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均消费水平提升,2020年人均消费比上年增长22.2%。其中,观光园人均消费增长18.1%,乡村旅游人均消费增长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