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古文里鞭是什么意思?
【鞭】本义:皮制的马鞭
鞭,驱也——《说文》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左传·宣公十五年》
【鞭】名词:竹根
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张蠙《新竹》
【鞭】动词:打马
二、人怕理马怕鞭的意思?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谁行。人干什么事都要有理,理直而气壮,马不老实拉车就失理了,要受到鞭策。
三、鞭策什么意思?
意思是:鞭和策都是赶马前进的工具。现比喻鼓舞、督促、推动人前进。
出自 宋 秦观 《代工部文侍郎谢表》:“臣敢不鞭策駑蹇,淬礪钝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白毫》:“又 济寧 人某,充总河承舍,畜一驴,日行五百里……二耳中有白毫各长五六寸,行驶则挺出。一日拔去,鞭策不得前矣。”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三幕:“﹝ 蔡文姬 ﹞与 赵四娘 同在逃难中,为胡兵所获,受鞭策。”
四、文言文中的“鞭”字的意思和特殊用法?
(1) 打马。
泛指鞭打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2) 又如:鞭牛(鞭打春牛以示迎春);鞭石(用鞭击石);鞭草(以鞭击草);鞭楚(用黄荆木条鞭打人)(3) 古刑名。
鞭笞罪人的刑罚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曰。
——《史记·伍子胥列传》
(4) 又如:鞭尸(以鞭抽打尸体。指严厉责罚已死的罪人);鞭墓(即鞭尸);鞭刑(古时用鞭子抽打犯人的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