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各市人口2021总人数?
1.周口-357万;
2.信阳-289万;
3.驻马店-266万;
4.南阳-266万;
5.商丘-228万;
21年河南16市人口净流出,其中周口人口流出357万位居第一;信阳、驻马店、南阳、商丘人口流出超220万,是全省5大人口流失地;全省仅郑州人口流入363万,处于增长态势;济源人口稳定
2021年河南流出人口?
5月14日,河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布了河南人口普查数据情况。河南常住人口9936.6万人,其中外省流入人口127.4万人,流出人口1610万人,其中北上广和浙江、江苏为主要流出地。

河南常住人口全国第三,户籍人口依然全国第一
全省常住人口共9936.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7.04%,位居全国第三,低于广东和山东,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9402.4万人相比,增加534.2万人,增长5.68%;年平均增长率为0.55%,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16%上升0.39个百分点。普查数据表明,河南人口十年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据此前媒体报道,河南户籍人口数量超过1.095亿人(2019年公报数据),依然全国第一,但每年有上千万人在异地生活和工作,这也导致河南常住人口不过亿。

“小家”为主流 家庭户每户人口仅2.86人
全省共有家庭户3178.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9074.4万人;集体户144.2万户,集体户人口为862.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6人,比2010年的3.47人减少0.61人。家庭户规模缩小,主要是受迁移流动人口更加频繁,住房条件改善以及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影响。


郑州常住人口1260万人 排名前五地市拥有河南近半人口
常住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郑州、南阳、周口、商丘和洛阳,分别占全省的12.68%、9.78%、9.08%、7.87%和7.10%,这个地市的常住人口占全省的46.51%,接近一半。2010年排在前五位的是南阳、周口、郑州、商丘、驻马店。人口向我省经济发达城市进一步集聚。

男女数量基本均衡 性别比低于全国4.47个百分点
河南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983.2万人,占50.15%;女性人口为4953.3万人,占49.85%。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60,比2010年的102.06降低了1.46。
而全国平均水平为男性人口占51.24%,女性人口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男女人口基本均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47个百分点。

生育政策调整有效 少儿人口比例高于全国5.19个百分点
河南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98.9万人,占23.14%;15—59岁人口为5841.3万人,占58.78%;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96.4万人,占18.0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40·2万人,占13·49%)。

河南少儿人口(0-14岁)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和17.95%的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提高了5.19个百分点。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得到改善。


大家都在问
1.周口-357万;
2.信阳-289万;
3.驻马店-266万;
4.南阳-266万;
5.商丘-228万;
21年河南16市人口净流出,其中周口人口流出357万位居第一;信阳、驻马店、南阳、商丘人口流出超220万,是全省5大人口流失地;全省仅郑州人口流入363万,处于增长态势;济源人口稳定。
为什么洛阳人越来越多?
洛阳市的人口增加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1、优越的地理位置:洛阳地处中原腹地,交通十分便利,同时也是河南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来洛阳工作和生活。
2、经济的发展:作为全省的重点城市之一,洛阳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吸引外来人口的涌入。
3、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洛阳作为文化名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龙门石窟、白马寺等。
众多的游客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人口的增长。
因此,以上三个方面使得洛阳市的人口逐年增加。
河南人口普查2020年?
5月1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我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 记者在发布会现场获悉,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共9936.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7.04%,位居全国第三。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9402.4万人相比,增加534.2万人,增长5.68%。我省人口十年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三门峡常住人口203.4872万人。
普查主要数据:常住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共9936.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7.04%,位居全国第三,低于广东和山东,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9402.4万人相比,增加534.2万人,增长5.68%,年平均增长率为0.55%,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16%上升0.39个百分点。普查数据表明,我省人口十年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户别人口
全省共有家庭户3178.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9074.4万人;集体户144.2万户,集体户人口为862.1万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6人,比2010年的3.47人减少0.61人。家庭户规模缩小,主要是受迁移流动人口更加频繁,住房条件改善以及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影响。
地区分布
常住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郑州、南阳、周口、商丘和洛阳,分别占全省的12.68%、9.78%、9.08%、7.87%和7.10%。
2010年排在前五位的是南阳、周口、郑州、商丘、驻马店。人口向我省经济发达城市进一步集聚。
性别构成
男性人口为4983.2万人,占50.15%;女性人口为4953.3万人,占49.85%。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60,比2010年的102.06降低了1.46。
年龄构成
0—14岁人口为2298.9万人,占23.14%;
15—59岁人口为5841.3万人,占58.78%;
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96.4万人,占18.0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40.2万人,占13.49%)。
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上升2.1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7.4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5.35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5.13个百分点)。
我省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得到改善。
受教育程度
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67.0万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514.2万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728.0万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440.1万人。
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398人上升为11744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212人上升为15239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42460人下降为37518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4108人上升为24557人。
15岁及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79年,文盲率为2.24%,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加了0.84年,下降了2.01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的持续改善和文盲率的变化,反映了十年来我省发展教育事业,普及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积极成效。
城乡人口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507.9万人,占55.4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428.7万人,占44.57%。
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885.9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352.3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6.91个百分点。
十年来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流动人口
人户分离人口为2564.0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443.8万人,流动人口为2120.2万人。流动人口中,省内流动人口为1992.8万人,外省流入人口为127.4万人。
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62.59%,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57.11%,流动人口增长163.77%,省内流动人口增长167.64%,外省流入人口增长115.09%。
民族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中,56个民族齐全。其中,汉族人口为9821.0万人,占98.8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5.5万人,占1.16%。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5.7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