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年票如何盈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的吴江洲在《旅游年票发行商的成本收益分析》一文中透露:当前,我国旅游年票经营模式可以由“政府主导,企业发行,景区参与,商户加盟”这十六个字来概括。由于我国很多景点的经营和所有权尚属于国家,所以作为一种区域旅游目的地营销手段的旅游年票,政府在其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政府毕竟是行政机构,对于旅游年票只能说是起到一个主导方向和协调矛盾的作用。将真正的发行工作交给有一定运作经验的企业来做,会更为适合。因为作为局外人的企业,可以运用其专业的方法,以很高的效率来运作旅游年票的发行工作。这便是企业运作发行的优势。
也就是说,旅游年票的大部分销售是分出去的,而作为主管部门只是起到整合旅游景区资源的作用,拿陕西来说,陕西旅游年票的主管单位是"陕西旅游年票发行办公室",按照公开报道显示,锦绣江山全国旅游年票已连续发行十年,经所有年票景区联合授权,由各地成立的年票办公室经办,是一项政府主导、景区让利、百姓受惠的民心工程。
但实际上,民心工程也有可能实现盈利的,年票销售的直接收入自然是最直观的,但是要记住,年票也是有成本的,即:只要用户到达景区,使用年票免票,年票办就要支付给旅游景区一定的费用,当然了,这个费用相比起景区门票的正常价格来,就要低得多了。不过,实际如何具体结算,或者到底是以单个用户结算,还是以达到一定数量以上的用户结算,就不得而知了。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那这样结算的话,旅游年票不是越卖越亏了嘛?
实际上,真正计算的话,去同一个景区的人越多,年票办给景区的结算就越多,成本就越高,如果所的用户都去了所有的景区的话,旅游年票这个事情是必亏无疑。
但是,办理过旅游年票的人,仔细想想,你买来的年票,一年当中真正使用的有几回?事实就是,你不可能一年当中逛遍800多家景区,即使经济允许,时间也不可能允许。
比如:一个省有10万人购买了旅游年票,按单价100元每人计算,总销售价格就是1000万元,那么其中:
有20%的人去了很多景区,这20%的人按成本计算是亏损的。人均亏200,就是400万元。
有20%的人去了几个景区,这20%的人按成本计算是持平的。盈亏平衡。
另外有50%的人只去了1,2个景区,这50%的人按成本计算是盈利的。人均成本50,就是250万元。
另外有10%的人一次也没用过年票,这10%的人按成本计算是盈利的。人均挣100,就是100万元。
总盈利:1000-400-250=350万元。
所以,虽然有40%的人用年票重复消费了,而且成本是亏的,但是,另外60%的人其实都是盈利的,从总账上来算,旅游年票是不太可能亏损的。
所以,关于“旅游年票盈利模式”结论就很明显了:
1、旅游年票沉默用户和不活跃用户占大多数,给景区的结算成本实际上是很低的。
2、少部分受欢迎的景区承担了绝大部分路远、不太受欢迎景区的接待量,当接待量到达一定数量的时候,也等于是享受了超值的团购价,这也就间接降低了整体的成本。
3、用户基数达到一定量级的时候,旅游年票是有可能给参与景区带来庞大客流量的,如果全中国人人一张旅游年票,估计每个旅游景区都要被挤爆了。
当然,以上都是笔者个人的分析和想象,应该说,旅游年票是一个相当惠民的项目,也是非常超值的。如果有更详细数据的朋友也欢迎共同探讨。
而同类的自驾游护照、自由行旅游护照,还是和旅游年票的模式类似,要不然,为什么问到护照激活率的时候,主办方都是三缄其口?因为,这是背后的生意规律啊,即使他知道了也不会告诉你。就和你办了自家小区健身会所的健身卡一样,有的人办了一次都没去,自己肯定是亏了,有的人天天去,商家自然是亏了,商家都在赌这个激活比例或多或少而已。
如果能够实现大数据的管理,和旅游景区一起建立用户数据的分析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景区的需求,毕竟,旅游景区需要人气,游客需要实惠,两者的需求都满足了,相信,旅游年票会带来更大的价值,也会让用户的体验更好。
本文原创作者:我不是博客(微信:noblog)
二、旅游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游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旅游发展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旅游可以原来优美的自然环境得到保持和保护,可以使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和美化。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游客的带来会造成对环境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比如,修建宾馆住宿设施会占用和破坏社区的绿地;大量宾馆,停车场和娱乐设施可能对社区造成视觉污染等。
2:旅游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旅游是竞争性、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其有很多的关联带动作用。旅游者的流动直接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增加了运输业的收入,同时对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提高和交通速度提高,必然要求修建更多更好的高速公路,这样又带动了公路业建筑业的发展。
3: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增多,人们就必然对旅馆业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消费群,这样需要增加旅馆的数量,旅馆业和建筑业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什么是旅游,旅游的定义?
关于旅游的定义有很多种,这里分别介绍如下:
(1)概念定义。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及将它与其他类似的、有时是相关的,但是又不相同的活动区别开来。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艾斯特定义,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指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因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2)技术定义。用它来为统计和立法提供旅游信息。各种旅游技术定义所提供的含义或限定在国内和国际范畴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定义的采用有助于实现可比性国际旅游数据收集工作的标准化。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的技术性的统计定义:旅游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旅游目的包括六大类: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朝拜;其他。
(3)交往定义。1927年,德国的蒙根?罗德对旅游的定义,旅游从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4)目的定义。20世纪5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所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
(5)时间定义。1979年,美国通用大西洋有限公司的马丁?普雷博士在中国讲学时,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为了消遣而进行旅行,在某一个国家逗留的时间至少超过24小时。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各个国家在进行国际旅游者统计时的统计标准之一:逗留的时间。
(6)相互关系定义。198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即旅游的综合性。
(7)生活方式定义。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5年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
(8)“游憩中国网”定义。旅游的内涵——旅游是人们在非定居的城市、乡村、景区和度假区围绕生态、文化、康体、游乐等功能进行的游憩活动。旅游的外延——旅游应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等由大到小的一系列范畴。
四、贵州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哪些优势?
贵州山清水秀山好水好空气质量指数位列全国前列;是冬暖夏凉的大福地,也是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福地,贵州旅游景点众多毕节地区的草海;火把节;打鸡洞;百里杜鹃;鸡鸣三省等景点;遵义的渣滓洞;安顺地区的黄果树大瀑布和龙宫;贵阳的黔灵公园和花溪等景点,还有梵净山小七孔大七孔万峰山大苗寨等等景点都是心旷神怡的仙景和朴素大方热情好客的人民;建议贵州各地政府解放思想紧紧抓住夏凉避暑度假的特点做大旅游产业;为全国各地人民提供优质服务
五、大家都在问
贵州山清水秀山好水好空气质量指数位列全国前列;是冬暖夏凉的大福地,也是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福地,贵州旅游景点众多毕节地区的草海;火把节;打鸡洞;百里杜鹃;鸡鸣三省等景点;遵义的渣滓洞;安顺地区的黄果树大瀑布和龙宫;贵阳的黔灵公园和花溪等景点,还有梵净山小七孔大七孔万峰山大苗寨等等景点都是心旷神怡的仙景和朴素大方热情好客的人民;建议贵州各地政府解放思想紧紧抓住夏凉避暑度假的特点做大旅游产业;为全国各地人民提供优质服务
六、旅游业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50字?
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功能作用
据推算,在经济增长其他条件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国内旅游消费每增长10个百分点,将拉动居民消费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约1个百分点.
二、对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功能作用
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10%,旅游服务贸易约占服务业进出口贸易的30%.通过加快发展旅游业,也将进一步推动第三产业地位的迅速提升.
三、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的功能作用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大幅提高农民收入、转变农耕方式、改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农民收入水平、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城镇化.
四、对平衡国际收支减少贸易摩擦方面的功能作用
由于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和花费较多的国家,很多属于我国货物贸易顺差较大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欧盟一些主要国家等).因此,通过发展出境旅游,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我国同一些国家的贸易摩擦.
五、对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的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