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明餐桌行为包括什么?
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理性消费,按需点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做到不剩饭不剩菜,吃不完打包。倡导文明用餐,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规范,不肆意喧哗,不在禁烟场所吸烟,时刻注意他人的用餐感受;讲究用餐卫生,不带宠物进餐厅,不随意造成用餐环境污染;低碳环保,使用“公筷公勺”,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开车不喝酒,酒后不驾车。讲究科学饮食。树立科学的饮食养生新理念,改变吃饱、吃好等不良的饮食习惯,达成人和食物的和谐,从寻常食物中吃出健康和营养。
文明餐桌倡导的是一种科学、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行动起来,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将环保、低碳进行到底,让节俭用餐、安全用餐、卫生用餐在全社会风行。
二、为什么要勤俭节约,文明消费?
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治国安邦之道,是企业家成功的法宝,是做人的美德。
2、在艰苦的年代,我们用勤俭节约渡过难关,在富裕年代,更要用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我们的品德。
3、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更要勤俭节约。
4、中学时期正是个人成长的得要时期,如果能恪守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生活准则,对未来的成长必有无限益处,相反,如果追求奢华,不公对国家和家庭不利,而且对个人发展必定有不良影响。
三、创建文明城市的做法和意义?
创建文明城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更是一项合民情、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惠民工程。对于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综合竞争力,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把首府建设成为全疆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首善之城,提供有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四、六大文明新风行动实施方案?
全民健康普及专项行动
开展编写科普读物,开展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帮助居民学习掌握有关知识技能;运用多种媒体媒介加大传染病防控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实施健康素养监测,通过健康促进县(市、区)和健康教育基地创建活动,设立健康形象大使,选树“健康达人”,引导群众增强体育健身意识。
人居环境改善专项行动
对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定时组织清扫保洁和消毒灭菌,杜绝健康隐患;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和及时清运;集中清理城市社区内积存垃圾,清除楼道脏物、杂物,搞好家庭卫生;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水平,在乡村开展大清扫、大清运、大消毒活动,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力争2020年底全省农村10%的庭院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户,村村建有美丽庭院示范户。
文明行为养成专项行动
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山东人”活动,通过群众讨论、专家评述、网上投票等方式,对公共卫生和社会风尚危害最为严重、群众最为深恶痛绝的陋习进行评议;开展“小手拉大手”“礼让斑马线”等专项活动,引导人们破除交通秩序、旅游出行、生活消费、公共服务等方面陋习;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市推进文明行为立法,为倡导文明行为、整治不文明行为提供法律依据。
公筷公勺推行专项行动
根据山东推出的餐饮业分餐制地方标准,推广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公勺公筷双筷制”,摒弃“一双筷子吃全桌”陋习;倡导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食堂带头实行分餐分食、分时供餐制度;鼓励餐饮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定位和不同消费场景,采用“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分餐自取”等方式提供分餐服务;鼓励大型聚餐及红白宴席推行自助分餐;提倡家庭聚餐使用公筷公勺;在野味面前不动心、管住手、闭住口,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
心理健康促进专项行动
深入实施“阻击疫情 志愿同行”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项目,面向抗疫一线人员和社会民众广泛开展心理咨询、疏导、心理危机干预以及培训心理援助志愿者等活动;做好疫情后的各类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社区)、进机关等活动。
移风易俗深化专项行动
广泛组织家庭家教家风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各种评选征集活动深化文明家庭创建;疫情防控期间,倡导喜事延办不办、丧事简办;搭建网上祭扫平台通道,清明节引导群众网络祭扫,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