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家都在问
抓好优质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全域旅游
围绕动能转化,在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
抓好优质项目建设。抓住运河旅游线、水浒旅游线、徒骇河旅游线、阿胶养生旅游线、红色旅游线五条特色旅游文脉,城市文旅、乡村文旅和工业旅游三个重点突破口,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全市重点创新大项目的建设。今后3年,全市整理推出“文旅兴市”100个优质创新项目,力争竣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确保项目库项目的进度。积极推进东阿县全域旅游建设项目、世界水城项目、盛世天湖二期项目、满运时节文化养生园等待建项目土地、规划、设计落地。推进京杭运河等在建重点项目以及蓝海酒店、洲际假日酒店等品牌酒店的的建设进度,完成京杭运河示范段建设等项目。推动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馆列入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着力提升景阳冈、中洲古城、宛园等重点景区,推动东昌湖景区、东阿阿胶世界创建5A级景区。 着力推进全域旅游。积极适应“全域旅游”大趋势,以全域的理念、全域的视野,把整个市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加快推动东阿县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聊城市创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深入整合资源,打响聊城文旅演艺品牌
深入整合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继续开展聊城文化惠民消费季。要抓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大力发展动漫游戏、绿色印刷等文化融合新业态。着力推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积极整合社会文创开发资源特别是非遗文化资源。抓好文旅演艺项目,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古典名著、历史传说,用文旅演出演绎“聊城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丰富景区内涵,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拓展夜间旅游,提高产业效益。力争打造1-2台大型综合性演出,若干中小型演出,打响聊城文旅演艺品牌。
创新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以做大做强产业规模为支撑,大力实施多业融合发展。要推进管理方式、商业模式、体制机制创新,聚集生态、旅游、文化、养生、养老等要素资源,培植有强大吸引力的文化和旅游项目,打造生态旅游、养生养老的新亮点。围绕温泉旅游要素,大力发展温泉配套产业,打造一批温泉客栈、温泉农庄、温泉农家乐等大众化、本土化、特色化的乡村温泉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建设一批原生态旅游景区、特色休闲街区、老字号等特色店,培育一批休闲娱乐中心和休闲综合体。依托阿胶资源、中医药资源等,培育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一批融合儒家、道家文化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场所,开展以药膳养生、保健按摩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活动。推进东阿阿胶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坚持惠民优先,将聊城打造成一个有文化、有情怀的城市
按照“文旅兴市”的目标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做好‘文旅+’和‘+文旅’工作,将文化元素和旅游创意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将聊城打造成一个有文化、有情怀、有内涵、功能完备的城市。
二、云起泉城演出时间?
讲述济南故事,庆祝建党百年。作为首批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的济南,开启“文化夜宴”模式,由山东云旗体育文化打造的大型3D全息舞台沉浸式街头艺术演出《云起·泉城》,于5月1日登陆济南悦立方中心广场,以歌舞剧的形式展示泉城不夜城的文化魅力,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演出地点:济南悦立方中心广场
演出时间:5月1日-10月31日每周三、周六晚7:30——8:30
演出时长:1小时
三、实现文旅兴市的主要做法?
抓好优质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全域旅游
围绕动能转化,在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
抓好优质项目建设。抓住运河旅游线、水浒旅游线、徒骇河旅游线、阿胶养生旅游线、红色旅游线五条特色旅游文脉,城市文旅、乡村文旅和工业旅游三个重点突破口,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全市重点创新大项目的建设。今后3年,全市整理推出“文旅兴市”100个优质创新项目,力争竣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确保项目库项目的进度。积极推进东阿县全域旅游建设项目、世界水城项目、盛世天湖二期项目、满运时节文化养生园等待建项目土地、规划、设计落地。推进京杭运河等在建重点项目以及蓝海酒店、洲际假日酒店等品牌酒店的的建设进度,完成京杭运河示范段建设等项目。推动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馆列入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着力提升景阳冈、中洲古城、宛园等重点景区,推动东昌湖景区、东阿阿胶世界创建5A级景区。 着力推进全域旅游。积极适应“全域旅游”大趋势,以全域的理念、全域的视野,把整个市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加快推动东阿县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聊城市创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深入整合资源,打响聊城文旅演艺品牌
深入整合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继续开展聊城文化惠民消费季。要抓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大力发展动漫游戏、绿色印刷等文化融合新业态。着力推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积极整合社会文创开发资源特别是非遗文化资源。抓好文旅演艺项目,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古典名著、历史传说,用文旅演出演绎“聊城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丰富景区内涵,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拓展夜间旅游,提高产业效益。力争打造1-2台大型综合性演出,若干中小型演出,打响聊城文旅演艺品牌。
创新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以做大做强产业规模为支撑,大力实施多业融合发展。要推进管理方式、商业模式、体制机制创新,聚集生态、旅游、文化、养生、养老等要素资源,培植有强大吸引力的文化和旅游项目,打造生态旅游、养生养老的新亮点。围绕温泉旅游要素,大力发展温泉配套产业,打造一批温泉客栈、温泉农庄、温泉农家乐等大众化、本土化、特色化的乡村温泉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建设一批原生态旅游景区、特色休闲街区、老字号等特色店,培育一批休闲娱乐中心和休闲综合体。依托阿胶资源、中医药资源等,培育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一批融合儒家、道家文化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场所,开展以药膳养生、保健按摩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活动。推进东阿阿胶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坚持惠民优先,将聊城打造成一个有文化、有情怀的城市
按照“文旅兴市”的目标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做好‘文旅+’和‘+文旅’工作,将文化元素和旅游创意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将聊城打造成一个有文化、有情怀、有内涵、功能完备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