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宗消费的做法?
1、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推动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等多种措施,向实体经济让利。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管理,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
2、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在各大中城市科学规划建设一批集仓储、分拣、加工、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城郊大仓基地。建立完善重要商品收储和吞吐调节机制。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
3、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积极推进实物消费提质升级,加力促进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持续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4、鼓励和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和现代服务企业向农村延伸,推动品牌消费、品质消费进农村。
5、以汽车、家电为重点,引导企业面向农村开展促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推进充电桩(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6、不断增强消费发展综合能力。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建设涉外消费专区,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规划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
7、增加就业收入提高消费能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稳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城市工薪阶层、农民工收入水平,落实和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
8、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多元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支持缴存人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租赁住房,继续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
9、全力营造安全放心诚信消费环境。破除限制消费障碍壁垒,促进不同地区和行业标准、规则、政策协调统一。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放宽购车人员资格限制。
10、进一步夯实消费高质量发展基础。加强财税支持。支持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符合条件的项目可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研究进一步降低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需求旺盛的优质消费品进口关税。
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助企纾困仍放在首位
新消费的概念?
其实“新消费”这个概念不是新出现的流行词,它在2015年就已经出现在官方文件中。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主题就用到了“新消费”这个词,这份意见提到“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
大家都在问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提振消费信心”。中消协将从立足主责主业,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坚持需求导向,顺应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主攻方向,解决“急难愁盼”,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影响消费信心的难点堵点问题,让消费者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消费过程更加安全放心、便捷舒心,从而实现提振信心、促进消费的目标。
2023年的315消费主题是什么?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提振消费信心”。中消协将从立足主责主业,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坚持需求导向,顺应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主攻方向,解决“急难愁盼”,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影响消费信心的难点堵点问题,让消费者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消费过程更加安全放心、便捷舒心,从而实现提振信心、促进消费的目标。
促进消费提质升级的重点内容包括?
具体包括:
一是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激发消费潜力。聚焦薄弱环节推动一批对促进消费作用明显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推进城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质量等工作。
二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服务消费升级。针对居民出行和生活性物流面临的难点、痛点问题,提出了优化旅客换乘服务、提升交通运输票务水平、改善专项领域客运服务以及推进城市配送、冷链运输发展等工作。针对“地摊经济”发展需求,还提出了完善夜间经济交通配套服务工作要求。
三是推进交通运输跨业融合,培育新消费。提出了推进交通运输与体育旅游产业、信息产业融合以及促进绿色消费等工作。
四是营造放心的交通运输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满意度。提出了鼓励服务方式创新、维护运输市场秩序、保障旅客出行安全等工作。
五是加强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方法和强化宣传引导等工作。对于符合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要求、创新性强、示范带动性突出的促消费工作,我们将积极按程序纳入试点予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