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是什么?
格式塔实际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简称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又叫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该学派既反对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公式,主张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和行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并且大于部分之和。 就是主体当时感受到或体验到的一切,即主体在对现象的认识过程中所把握到的经验。
这种经验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它和外界的直接客观刺激并不完全一致。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直接经验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材料。
相近原则名词解释?
1、相近原则
画面中列出多个分离的视觉元素,把距离相近的看成一个整体,从而达成整体性结构。
2、相似原则
在画面相当多的独立、分离的视觉元素中,其中形状、色彩、明度等方面相似的视觉元素更容易被视作一个整体,更能凸显整体性。
3、完形原则
视觉倾向于把一个不完整、不连续或者分离的形状,转化成一个完整、连续的形状。格式塔组织原则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完形原则,相当多的视觉组织原则都可以说是完形原则的延续、深化和具体化。
格式心理学的含义?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又叫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该学派既反对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公式,主张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和行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并且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
格式塔主义的标志?
格式塔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活动都是先验的“完形”,即“具有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是先于人的经验而存在的,是人的经验的先决条件。人所知觉的外界事物和运动都是完形的作用。人和动物的智慧行为是一种新完形的突然出现,叫做“顿悟”。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魏特墨(1880~1934)、柯勒(1887~1967)和考夫卡(1886~1941)。魏特墨的主要观点:似动现象的视知觉问题实验研究,他认为似动现象就是一个格式塔,在心理现象上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的性质不存在于它的部分之中,而存在于整体之中。考夫卡的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所谓心理物理场含有自我和环境的两极性,而这两极性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结构。他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即外部实际的环境;行为的环境,即个人心目中的环境。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
APP界面设计的原则?
界面布局的简洁
简洁的设计理念在手机软件界面的设计中尤为重要。简洁有度的排版布局设计能为用户思想的融入留出空间,有效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当下是一个大规模生产以及信息过剩的时代,处在激烈竞争、事物繁忙状态中的人们,生活步调在不停地加快,根本无暇顾及过多的装饰细节。简洁干净的设计,不仅可以留给人们片刻的清新与安宁,而且可以有效地帮助用户集中精力完成正在着手的工作。
文章图片3
手机界面排版布局的简洁可以从屏幕显示量精练、显示一致性和即看即所得这三个角度来体现。
首先来看屏幕显示量的适度精练,它是指适度地安排手机软件界面中的各要素例如选项标识等,既不能过于拥挤,亦不可过于稀疏。科学证明,屏幕总体覆盖率不应该超过40%,而分组覆盖度不应超过62%,否则就容易造成用户的不安和心理负担。信息过度会使用户有目不暇接的繁杂感,手机界面本来就有面积小的特征,如果显示项目过多真的会使使用者不愿意继续操作下去。而稀疏和空洞的屏幕覆盖率又会分散注意力,使用户打不起精神。所以手机软件界面的显示项目数量要适度,依据科学行事。
文章图片4
再来说显示的一致性,在手机软件界面中它一方面是指设计语言在表达上的一致性,例如图标、色调,布局、文字字体及大小,表达术语等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是指手机界面在任务信息的表达、界面控制等方面与用户熟悉的理解模式相一致。一致性本来就是设计简洁的表现,它是设计师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手段。要求设计尽可能达到简约的同时,设计师不可以以牺牲准确性为代价,因为这样会使用户的理解产生歧义,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文章图片5
即看即所得要求在设计手机软件界面时设计师要把所设计内容清晰地外化出来,保证用户随时都清楚什么是可行的操作,应该怎样继续,在使用者意图和操作之间建立自然的匹配以达到美的人机交互体验的目的。这些都考验了设计师的把控能力。因此即看即所得是手机排版布局得以简洁的更深层的可行性支持。
文章图片6
利用最佳视域设计符合逻辑的界面布局
在手机软件界面设计中,视觉注意十分重要,是人们与手机进行交互的起点,只有先在视觉上引起人们的注意,信息才能成功地传达。在我们观察事物的时候,总有信息会被我们接收,也总有信息会被我们忽略,这是选择注意的表现。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它与意识的强弱程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当外界信息超出了我们能处理的范围时,我们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目的相关的信息上,或者是引起我们兴趣、爱好的事物上。当下,要想引起人们的注意,产品一定要在视觉和功能上能够体现用户具体的目标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文章图片7
手机软件界面的合理布局有法可依――最佳视域。视域指的是人们能看得见的区域,这个区域包括了从一个驻足点上所能看到的一切。“形式的接受是一种新的心理格式塔的形成过程。格式塔不单是指图形样式,重要是指组织整体。”软件界面设计的逻辑性可以帮助这种心理格式塔的快速形成和建立。人因工程学证明,人在头部静止且眼睛正常活动状态下,水平方向的左25度为最佳视域;垂直方向则是0度到下30度为最佳视域。
文章图片8
人们的眼睛习惯从左到右,由上至下地扫视,适应顺时针方向的搜索,在偏离中间位置相同距离的视域范围中,眼睛的观察效率在屏幕各象限中按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顺序递减。因此,在手机软件界面设计中重要的信息应该落在人们的最佳视域范围内,并且在设计中利用信息板块之间良好逻辑关系对视觉要素位置进行合理布局,保证使用者对手机信息有高效的视觉认读效率。
文章图片9
界面的美感的整合(视觉平衡)
人类的情感、情绪和认知是一个相互补充和相互形象的有机体,设计美观的物品使人情绪良好,这种感觉反过来可以激发他们更具创造性地思考,这对用有机界面的易用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研究表明愉快的人较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因此能够容忍较小的难度。极具美感的设计能够使用户与产品间的互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中。
文章图片10
正因如此,当我们满足了手机软件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时,美感就是我们为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考虑的内容了。我们前面提到过美感的经验是多维度的,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五感都能得到满足。在手机界面设计中,我们现在的科技只能达到视、听、触三感的满足。我们的可视界面是满足视觉美感的重要途径,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掌控手机软件界面的美感应从整体入手,对各个界面布局中的视觉元素进行合理搭配以达到视觉上整体的平衡与和谐。
文章图片11
我们必须谨慎入微地考虑设计中色彩、质地、图像造型和整体版面的设计,让各要素充分担当视觉传达为它们指定表现的责任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加愉悦的操作环境与心境,提高它们对手机视觉界面的整体印象和使用兴趣。我们知道色彩的明暗与纯度,形状的长宽高矮,肌理平滑与粗糙都会在我们视觉中产生力的作用,对观看者有着明显心理影响。
文章图片12
版面布局的平衡感对界面整体形象十分关键,正所谓毫厘之差,微妙所在,绝对不能因为视觉形式反差的大小影响用户感官的舒适程度。我们可以通过适度把握文本与空白的显示比例、图形样式的繁简度、背景色彩与软件主体图标的明暗对比等控制视知觉中力的平衡。这样就能够使手机软件界面
格式塔心理学的大致观点是什么?
1、同型论:同型论指一切经验现象中共同存在的“完形”特性,在物理、生理与心理现象之间具有对应的关系,所以三者彼此是同型的。
2、完形组织法则:完形组织法则是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一系列有实验佐证的知觉组织法则,它阐明知觉主体是按什么样的形式把经验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
3、心理发展: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意义的改变就是心理的改变或发展,这是用刺激—反应的联结公式无法解释的。行为是由相互作用的力组成的动力模式支配的。
4、人格理论:格式塔心理学派把人格看作是一个动态的整体,行为场有两极,即自我(人格)和环境。当一个人的目标(即动机和需要)一经达成,紧张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