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消费有什么特点?

有人一顿饭吃50元不觉得贵,有人花2000元买装备觉得值……现在的大学生消费有什么特点?我问了广州、武汉、北京的1000多名在校大学生,希望从中找到答案。

大学生旅游消费构成(大学生旅游消费状况)


一顿饭一般也就吃50块吧!


“一个月大概要花5000元左右吧。一般一餐50,基本都是点外卖,再加些水果。”正在读研究生的小颖,跟我聊起日常消费显得十分从容。


这似乎与那些天天嚷着想要实现“车厘子”自由的成年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挣钱的人1个月可能都花不到5000元,一个在校学生花这么多正常吗?

从问卷调研数据看,大部分大学生的月均消费都在1000至2999元之间,过着一日三餐30元刚好,40元略多的日子;像小颖一样月均消费在5000以上,一顿饭就能吃50元的学生还是仅占到了调查总数的10%左右,属于少数。


毕竟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车厘子再好吃也不能当饭吃,有限的生活费他们还是更希望花在“刀刃”上的。


游戏打不过?花2000买个号!


比如,自己的游戏角色身上!“这游戏我算是老玩家了,结果上次遇到一个对手,我怎么都打不过,一气之下,我直接花2000块买了个号,把他干死了……当时就感觉这钱花的太值了……”一说到自己的游戏角色,本来腼腆的小伟,开始激动起来。穿着普通T恤牛仔裤的他,游戏角色却穿着几百块的皮肤。


对小伟这类游戏玩家来说,自己随便买几件T恤换着穿就行,但游戏角色的皮肤一定要是最新最潮的,他们担忧“穿太土没人跟你玩”。


在我们的调查中,给自己的游戏角色花钱比给自己花钱还舍得的学生,远不止小伟一个。除此之外,把钱花在直播、旅行、追星之类的上的学生也大有人在。

当今大学生相较80后,对外面的世界、新鲜事物接受度更高,游戏、旅行、高科技、为偶像打call无不涉猎。爱好多,花钱的地方自然也就多,即便嘴边喊着“吃土”,消费力却俨然追上了“中产”。


更何况,对于在饱暖富足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来说,对于同一样事物,怎么能允许自己落后于别人呢?


房子为啥要等到毕业了再买?


这种追求“上位”的心态,每个年代都存在,这在“入学三件套”上就能看出一二。


70年代,脸盆、水瓶、被褥等日用品算是大学生踏入校门的基本装备;

80年代,收音机、手表、钢笔开始逐渐流行;

90年代有随身听、传呼机、胶卷相机才算时髦;

2000年,谁上学要是没个手机,不带个AIR,没个minipad,都不好意思跟同学搭话;到了现在,三件已经远不能分出胜负了,更多的“套餐”加入了进来。



至于有房有车的学生,鉴于中国父母的“天下之忧而忧”,房子车子出现在大学生的自有物清单里也并不稀奇。汇丰银行对9个国家9000多名“千禧一代”(90后/00后)的调查中,中国年轻人住房自有率达到70%,为全球最高。只是,这项消费究竟是不是大学生们自己的意愿,就很难讲啦!


"佛系"观念搭配"狼系"支出!


毕竟当代大学的消费,多数是只考虑花钱时的心情,不考虑花后的结果。


随着电商的刺激,便捷的移动支付对货币概念的弱化,当今大学生在进行消费时,往往更加注重商品与自身的契合性,符合自己的个性气质才是最首要的,对这个价格是否适合他们的身份,反而不太敏感。


而且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当今大学生也更在意精神上的需求。报名网络课程,到健身房打卡,背包去环游世界,把钱花在无形的知识、体魄与眼界上。在他们看来为这些付费,也是一种对自己未来的投资,并不算是浪费。


除此之外,一些学生甚至还提出了“花钱省时间”的理念,把金钱与时间画等号,能用钱解决的事情,绝不多耽误时间,他们认为青春中最宝贵的时间,是远比金钱重要的。


从我的问卷数据和采访结果来看,受访大学生中理性消费观念是主流: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不会过于奢侈,也不会吝啬。但是,在他们中存在的这种一边自称着佛系人生,一边却又进行着狼系消费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操作上的矛盾,却为他们在收入与支出上可能会出现的隐患,埋下了伏笔。


这次的调查问卷,让我们看到了当今大学生拥有的巨大消费潜力,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的前兆。但对于目前大部分仍无稳定收入的大学生,靠什么来满足自己这些需求?他们光鲜的背后,又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如果你也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请留下你的观点吧~

二、造成大学生盲目消费的原因有哪些?

。 我是一枚大学生,但是没有超前消费的经历。原因是自己在大西北的农村上大学,消费欲望不强烈,也没有好的消费场所,出校门像赶集一样,有钱没地方花,所以一个月的生活费够用,平时也就喜欢在网上买买一些生活用品,衣服啥的,对化妆品要求不高,都是小众护肤品,基本不化妆,个人不看重这些东西,也觉得没有攀比的必要,实实在在做自己就好,可能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在校园单身!! 好了,根据我从自身出发的经历看,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原因已经很显然了。第一,谈恋爱。男大学生没有像工作的成年人一样的稳定经济来源,但却有着和社会人一样的感情担子!不说大手大脚吧,一个月和女票约会,吃饭,送点小礼物,遇到五一,国庆的小假期,两个人还可能出去玩玩旅旅游,退一万步,不送礼,吃饭AA,不出去玩,那开房的钱是要的吧。女生也是,为了打扮自己,取悦爱人,化妆品,护肤品,诸如杨树林口红,粉底,气垫,香水等等,不要以为恋爱中的女人不用花钱,化妆品是一个足已让女人倾家荡产的大坑,相信我!平时还要买买衣服啊啥的,是吧。所以,综上所述,谈恋爱可能是超前消费的一个原因,家里给的生活费就这么点,也不好意思问家里要,都是成年人了。 第二,虚荣心理,比如明明能力有限,但是却自命不凡,要去和别人攀比,用名牌或者挥霍钱财去标榜自己。 第三,所处环境,大学是象牙塔,也是我们接触社会的开端。受周围环境影响,观念或其他一些因素,导致自己的金钱观发生变化,意识里面可以接受超前消费。 暂时先答到这,才疏学浅,胡说八道。生活不易,我先去搬砖去了^_^

三、2021年大学生手机消费数据?

从2021年中国大学生群体电子产品月均购物金额数据来看,花费小于500元的大学生占比为32.5%;34.9%的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金额在500-1000元;花费金额在1001-2000元的大学生占比22%;花费金额大于2000元的大学生占比10.6%。

2021年中国大学生群体电子产品月均购物金额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群体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满足学习生活的电子产品需求持续提升。电子产品厂家可以注重大学生群体特点,加快产业布局,结合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推出高性价比产品,抢占年轻群体市场。

四、大家都在问

从2021年中国大学生群体电子产品月均购物金额数据来看,花费小于500元的大学生占比为32.5%;34.9%的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金额在500-1000元;花费金额在1001-2000元的大学生占比22%;花费金额大于2000元的大学生占比10.6%。

2021年中国大学生群体电子产品月均购物金额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群体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满足学习生活的电子产品需求持续提升。电子产品厂家可以注重大学生群体特点,加快产业布局,结合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推出高性价比产品,抢占年轻群体市场。

五、大学生旅游市场怎么开发?

要找到学生团队在校内宣传,只要学生团队足够多人,提成给到位,学生都很愿意做兼职的,而且宣传效果非常好,只要他们在朋友圈或者在校内的群里发一下,几乎都会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针对学生群体,旅游路线建议是学校本地或周边范围的特色线路,价格实惠,例如漂流,刺激好玩,价格不高。

具体建议:

(1)与高校社团合作。目前,我国高校内社团组织十分活跃,许多学校还专门成立旅游协会。旅游企业完全可以与旅游协会或其他社团合作,深入大学生内部,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

  (2)培养学生直销点。现在的大学生大都积极寻求打工兼职的机会,锻炼自己。旅游企业可聘用他们尤其是旅游专业的大学生,作为固定的旅游直销人员,利用其信息广、朋友多的优势,长期宣传、销售旅游产品,达到深入扎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目的。

  (3)利用网络促销。大学生大多爱好上网,现已建有的大学生旅游网,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旅游企业应在大学生较关注的网站如学校的网站内设立旅游专栏,供大学生浏览和查阅有关旅游信息。

  (4)采用宣传单、报纸、海报等宣传形式,在食堂、娱乐场所等地进行促销,利用大学生旅游市场集中的特点,来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五).采用面对面的销售方式

  大学生旅游市场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市场,它十分集中,特征趋同性较强。旅游企业选择销售渠道时,可避开一些销售的中间环节,采取直接面对面的销售方式,这样既可降低成本,又可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