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说咸阳是十三朝古都?
应该是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历史上有十三个朝代在西安建立都城。
二、大家都在问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河出图、洛出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均诞生于此,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自古就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誉 。
洛阳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距今八九千年前至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两岸及伊、洛、瀍、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三、古代离长安比较近的城市
咸阳市与西安市距离最近。
西安市,古称长安,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十三朝古都庄严厚重,八百里秦川生机勃勃。繁华包容的长安,灵动进取的西安,城墙上的一砖一瓦,皆是见证。美丽的西安位于陕西省的中心位置,被省内的一众城市包围,联动着整个陕西,那哪个城市离西安最近呢?

西安周围与6个城市相连。西安的西部是宝鸡市,北部是咸阳市,东北部是渭南市,东南部是商洛市,南部是安康市,西南部是汉中市。西安位于陕西省中心,被这六个城市包围,我们就以西安市中心距离这六个城市市中心距离来判断西安距离哪个城市近。

从位于西安西部的宝鸡开始,西安与宝鸡的直线距离大约是166公里;位于西安北部的咸阳市与西安的直线距离在25公里左右;西安东北部的渭南市与西安距离约在58公里;西安与东南部的商洛市两个城市的直线距离在120公里左右 ;西安南部的安康市与西安距离约在205公里;最后,西安与西南部的汉中市的直线距离在252公里左右。综上比较,我们发现咸阳市与西安市距离最近。

四、为什么用咸阳代指长安?
咸阳不等于长安。
1、咸阳地理位置
陕西省的地级市,位于中国的中心,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地处陕西省关中盆地中部,位于东经107°38′至109°10′、北纬34°9′至35°34′之间,东与铜川市、渭南市为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同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毗连,南接西安市。
2、“长安”(西安)地理位置
古代“长安”,现在的西安,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
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
扩展资料:
1、咸阳历史沿革
咸阳市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前21世纪,市境西部为有邰氏封地,东南部为有扈氏管辖地,北部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属禹贡九州之雍州。殷商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国,市区在市境东南部。
西周时为毕国,后改岐周,为丰、镐二京近郊。东周时封于秦,春秋时称渭阳,至战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国都城经九次迁徙后,定都咸阳。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设郡县,在咸阳周边京畿要地置内史,统辖关中各县。秦末项羽入关,废郡县,恢复分封制,将秦内史和上郡一部分划为雍、翟、塞3国,是为"三秦"的由来。
汉高祖初年,刘邦恢复被项羽焚毁的咸阳,取名新城。武帝年间,因咸阳临近渭水始更名渭城。
2、长安历史沿革
“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千余年,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十三朝古都。在建都长安的诸多朝代中,周、秦、汉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代,当时的“长安”已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长安”在公元前195年-公元25年、公元580年-公元904年的两段时间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自从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隋时,隋文帝在“大兴县”营建新都(长安县东),命名为“大兴城”。
唐朝时,以中轴线重新划分长安县与大兴县,并更名“大兴县"为万年县,取意“万年长安”,重新恢复“长安”之名。
元代,“长安”丧失首都地位,“长安城”所在地“京兆府”易名为“奉元路”。明朝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但“长安城”仍称“长安”,归长安县管辖,“长安”之名并未废除,一直保存至近代将“长安城”剥离“长安县”独立设立“西安市”为止,“长安”之名废止。
五、咸阳和洛阳谁是13朝古都?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河出图、洛出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均诞生于此,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自古就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誉 。
洛阳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距今八九千年前至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两岸及伊、洛、瀍、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六、十一朝古都?
现在的陕西西安 先后在这里建都的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王朝,历时长达1140年之久。所以西安有着十一朝古都的称号